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塔中地区古生代关键不整合特征及其对储层的控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引言第10-15页
    1.1 论文目的与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0-11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1-12页
    1.4 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完成的实物工作量第12-13页
    1.5 主要认识第13-15页
第2章 塔中地区奥陶-志留纪区域地质第15-19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位置第15页
    2.2 地层特征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奥陶纪地层特征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志留纪地层特征第17页
    2.3 构造背景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奥陶世挤压挠曲盆地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志留世挤压盆地第18页
    2.4 油气勘探现状第18-19页
第3章 关键不整合面识别和分布规律第19-39页
    3.1 不整合面的识别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3.2 T_7~4界面发育特征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T_7~4界面钻测井识别特征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T_7~4界面地震识别特征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T_7~4界面属性特征第24-27页
    3.3 T_7~2界面发育特征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T_7~2界面钻测井识别特征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T_7~2界面地震识别特征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T_7~2界面属性特征第29-31页
    3.4 T_7~0界面发育特征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T_7~0界面钻测井识别特征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T_7~0界面地震识别特征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T_7~0界面属性特征第34-35页
    3.5 T_6~0界面发育特征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T_6~0界面钻测井识别特征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T_6~0界面地震识别特征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T_6~0界面属性特征第37-39页
第4章 关键不整合面剥蚀厚度恢复及古地貌特征第39-56页
    4.1 关键不整合界面剥蚀厚度恢复第3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地层剥蚀量恢复方法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关键不整合面剥蚀厚度恢复第43-51页
    4.2 关键不整合界面古地貌特征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T_7~4界面古地貌特征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T_7~2界面古地貌特征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T_7~0界面古地貌特征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T_6~0界面古地貌特征第54页
    4.3 奥陶纪关键不整合界面古地貌演化特征第54-56页
第5章 塔中地区叠加不整合面对岩溶储层的控制第56-64页
    5.1 塔中地区岩溶发育特征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鹰山组岩溶发育特征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良里塔格组岩溶发育特征第60-61页
    5.2 塔中地区关键不整合面对岩溶储层的控制作用第61-62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62-64页
结论第64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1页
附录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南羌塘盆地水合物QK1钻孔侏罗系布曲组沉积环境分析
下一篇:鄂尔多斯地块及周缘地区深部电性结构探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