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税法论文

我国税收代位权保障体系建设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1章 引言第13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目的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发达国家(地区)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有关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的研究述评第18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思路第19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创新点第20-22页
第2章 税收代位权及保障体系的基础理论第22-27页
    2.1 税收代位权的内涵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税收代位权的基本概念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税收代位权的具体特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税收代位权的构成要件第23-24页
    2.2 税收代位权的设立成因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税收代位权的法理基础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税收代位权的制度价值第25页
    2.3 我国税收代位权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法律法规制度措施明确化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税务机关人员执法规范化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社会环境的保障助推作用第26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26-27页
第3章 我国税收代位权执行及保障体系实证分析----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第27-46页
    3.1 我国税收代位权执行及保障体系现状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我国税收代位权执行现状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我国税收代位权保障体系现状第28页
    3.2 我国税收代位权执行及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表现第28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法律制度方面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内部环境方面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外部环境方面第33-36页
    3.3 我国税收代位权执行及保障体系的案例分析第36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基于受法律制度所限的税收代位权执行案例 1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基于受内部环境影响的税收代位权执行案例 2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基于受外部环境影响的税收代位权执行案例 3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基于日常税源监管税收代位权预判示范案例 4第39-45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45-46页
第4章 发达国家税收代位权执行及保障体系现状及经验借鉴第46-50页
    4.1 发达国家税收代位权执行及保障体系现状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发达国家税收代位权执行现状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发达国家税收代位权保障体系现状第47页
    4.2 发达国家税收代位权执行及保障体系的经验借鉴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积极推动相关立法进程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尽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加快部门配合平台建设第48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48-50页
第5章 完善我国税收代位权保障体系的主要措施第50-60页
    5.1 法律法规方面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完善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加强有关法律制度协调衔接第51页
    5.2 内部环境方面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健全税收征管制度措施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优化系统区域协作制度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加强日常监管指标预判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提升联动机制质量效率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强化思想认识法律意识第54页
    5.3 外部环境方面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改革完善现行现金结算方式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强化财政部门会计监督职能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加强区域协作与部门间配合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提升信息质量和信息共享度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扶助支持第58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58-60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法律援助质量保障研究--以济南市C区为例
下一篇:我国股权众筹法律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