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2.1 对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问题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1.2.2 对资产证券化税收问题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| 第15-17页 |
1.4 主要创新与不足 | 第17-19页 |
1.4.1 创新之处 | 第17-18页 |
1.4.2 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2 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概述 | 第19-25页 |
2.1 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 | 第19-21页 |
2.1.1 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| 第19-20页 |
2.1.2 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| 第20-21页 |
2.2 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动因 | 第21-23页 |
2.3 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概况 | 第23-25页 |
3 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涉税分析 | 第25-37页 |
3.1 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相关的税收环境 | 第25-27页 |
3.1.1 所得税 | 第25页 |
3.1.2 流转税 | 第25-26页 |
3.1.3 行为税 | 第26页 |
3.1.4 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税收法规 | 第26-27页 |
3.2 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具体的税收处理 | 第27-33页 |
3.2.1 基础资产转让环节 | 第27-28页 |
3.2.2 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环节 | 第28-29页 |
3.2.3 分配项目收益环节 | 第29-31页 |
3.2.4 各服务机构收取服务费环节 | 第31-32页 |
3.2.5 转让资产支持证券环节 | 第32-33页 |
3.3 案例分析——以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项目R为例 | 第33-37页 |
3.3.1 案例基本情况介绍 | 第33-34页 |
3.3.2 主要参与主体的涉税分析 | 第34-37页 |
4 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税收存在的问题 | 第37-45页 |
4.1 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主要的税收问题 | 第37-39页 |
4.1.1 相关税收法规缺失 | 第37-38页 |
4.1.2 融资租赁公司纳税意愿与资产出表相矛盾 | 第38页 |
4.1.3 SPV税收地位不明确 | 第38-39页 |
4.1.4 税收优惠政策不彻底 | 第39页 |
4.2“营改增”对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影响 | 第39-45页 |
4.2.1 加重参与主体的税收负担 | 第40-41页 |
4.2.2 提高基础资产的转让价格 | 第41页 |
4.2.3 阻碍基础资产的出表 | 第41-42页 |
4.2.4 抑制业务开展的动机 | 第42-45页 |
5 国外资产证券化的税收处理经验 | 第45-51页 |
5.1 典型国家资产证券化的涉税分析 | 第45-47页 |
5.1.1 美国 | 第45-46页 |
5.1.2 英国 | 第46页 |
5.1.3 法国 | 第46-47页 |
5.1.4 日本 | 第47页 |
5.2 国外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| 第47-51页 |
5.2.1 明确的税收法律法规 | 第48页 |
5.2.2 完善的税收优惠安排 | 第48-51页 |
6 完善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税收的政策建议 | 第51-57页 |
6.1 完善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税收的基本理念 | 第51-52页 |
6.1.1 保持税收中性,为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创造良性的制度环境 | 第51页 |
6.1.2 降低税收成本,推动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| 第51-52页 |
6.2 完善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税收的具体建议 | 第52-55页 |
6.2.1 为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税收立法,减少不确定性 | 第52-53页 |
6.2.2 允许融资租赁公司代开发票,促进资产出表的实现 | 第53-54页 |
6.2.3 设立特殊形式的SPV,减轻税收负担 | 第54-55页 |
6.2.4 对投资者提供税收优惠,加大业务开展动机 | 第55页 |
6.3 完善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税收的配套措施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后记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