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9-19页 |
一、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9-12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三、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| 第16-17页 |
四、研究方法及思路 | 第17-18页 |
五、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相关概述 | 第19-25页 |
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与基本条件 | 第19-20页 |
一、载体的具体内涵 | 第19页 |
二、载体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建设原则与发展规律 | 第20-25页 |
一、载体建设的原则 | 第20-22页 |
二、载体的发展规律 | 第22-25页 |
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现状及作用 | 第25-33页 |
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现状 | 第25-28页 |
一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 | 第25-27页 |
二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条件及作用 | 第28-33页 |
一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条件 | 第28-30页 |
二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作用 | 第30-33页 |
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3-41页 |
第一节 载体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6页 |
一、载体使用形式较单一 | 第33-34页 |
二、载体形式与现实发展匹配度不够紧密 | 第34页 |
三、与载体运用相配套的设施不够健全 | 第34-35页 |
四、载体所发挥的功能不够充分 | 第35-36页 |
五、载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缺乏协同性 | 第36页 |
第二节 载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6-41页 |
一、载体形式的综合运用程度不够 | 第36-37页 |
二、教育内容和形式较为老化 | 第37-38页 |
三、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力度不够 | 第38页 |
四、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| 第38-39页 |
五、制度及就业政策的变化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作为新载体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 | 第41-47页 |
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载体 | 第41-42页 |
一、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| 第41页 |
二、职业生涯规划载体的基本内涵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载体的使用原则 | 第42-44页 |
一、可行性原则 | 第42页 |
二、持续性原则 | 第42-43页 |
三、实践性原则 | 第43-44页 |
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载体的特征及功效 | 第44-47页 |
一、职业目标清晰 | 第44页 |
二、开放程度较高 | 第44-45页 |
三、个体需求明显 | 第45页 |
四、实践范围宽广 | 第45-47页 |
第五章 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行性 | 第47-57页 |
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载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| 第47-50页 |
一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| 第47-48页 |
二、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式和内容 | 第48-49页 |
三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 | 第49-50页 |
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能性 | 第50-53页 |
一、承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| 第50-51页 |
二、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| 第51-52页 |
三、传播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| 第52-53页 |
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新载体的实践意义 | 第53-57页 |
一、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| 第53-54页 |
二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新模式 | 第54-55页 |
三、是两者相互促进发展的有效探索 | 第55-57页 |
第六章 新载体视域下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建议 | 第57-67页 |
第一节 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| 第57-61页 |
一、加强对新载体的应用转化 | 第57-58页 |
二、运用新载体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| 第58-60页 |
三、探索政治思维与科学实践态度相融合的教育形式 | 第60-61页 |
第二节 开创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同步发展的新局面 | 第61-64页 |
一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 | 第61页 |
二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时代性 | 第61-63页 |
三、推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综合运用策略 | 第63-64页 |
第三节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和实施环节 | 第64-67页 |
一、培养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| 第64-65页 |
二、组建专业化的辅导机构 | 第65页 |
三、创造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的可控性环境 | 第65-67页 |
结语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3页 |
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