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·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内容和框架 | 第13-15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框架 | 第14-15页 |
·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5-18页 |
·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动力锂电池相关研究 | 第16-18页 |
·论文主要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2 理论基础 | 第19-31页 |
·技术创新理论 | 第19-21页 |
·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 | 第19-20页 |
·技术创新主体 | 第20页 |
·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| 第20-21页 |
·技术扩散理论 | 第21-26页 |
·技术扩散的概念 | 第21页 |
·技术扩散的类型 | 第21-23页 |
·技术扩散的影响因子 | 第23-24页 |
·技术扩散模型 | 第24-26页 |
·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 | 第26-29页 |
·高新技术产业化内涵 | 第26页 |
·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 | 第26-28页 |
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本要素 | 第28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3 国内外动力锂电池产业化发展现状 | 第31-41页 |
·国外动力锂电池产业化发展现状 | 第31-37页 |
·国外动力锂电池研发现状 | 第31-34页 |
·国外动力锂电池市场现状 | 第34-35页 |
·国外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| 第35-37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现状 | 第37-39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研发现状 | 第37-38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现状 | 第38-39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| 第39页 |
·国内外动力锂电池产业化发展状况比较 | 第39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4 构建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运行机制框架 | 第41-48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运行机制框架构建的基础 | 第41-42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运行机制框架的定义 | 第41页 |
·产业化运行机制框架构建的目标 | 第41-42页 |
·产业化运行机制的利益主体及其联系 | 第42-44页 |
·产业化运行机制的利益主体 | 第42-44页 |
·利益主体间的关系 | 第44页 |
·动力锂电池产业化运行机制的构成 | 第44-45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运行机制框架整体描述 | 第45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5 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运行机制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| 第48-61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技术创新扩散机制的问题和完善措施 | 第48-51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技术创新扩散机制的问题 | 第48-49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技术创新扩散机制的完善措施 | 第49-51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资金筹集机制的问题和完善措施 | 第51-53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资金筹集机制的问题 | 第51-52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资金筹集机制的完善措施 | 第52-53页 |
·我国动力锉电池产业化人才机制的问题和完善措施 | 第53-56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人才机制的问题 | 第53-54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人才机制的完善措施 | 第54-56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中介机制的问题和完善措施 | 第56-57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中介机制的问题 | 第56-57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中介机制的完善措施 | 第57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的问题和完善措施 | 第57-60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政策法规保障机制的问题 | 第57-59页 |
·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的完善措施 | 第59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6 结论和研究展望 | 第61-63页 |
·结论 | 第61-62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6-68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