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各种汽车论文--各种能源汽车论文

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系统研究

摘要第10-11页
ABSTRACT第11-12页
主要符号说明第13-14页
第1章 绪论第14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1.2 基本结构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串联式(SHEV)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并联式(PHEV)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混联式(PSHEV)第18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典型工况构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动力总成匹配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控制策略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第21-24页
第2章 混合动力汽车典型工况构建第24-36页
    2.1 工况数据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测数据采集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运动学区间定义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特征参数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标准化处理第26-27页
    2.2 两阶聚类合成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第一阶段聚类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第二阶段聚类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2.3 工况有效性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散点分布有效性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模型仿真有效性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2.4 工况构建软件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软件介绍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软件代码第33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33-36页
第3章 混合动力汽车仿真模型搭建第36-56页
    3.1 仿真软件介绍第36-39页
    3.2 传统内燃机客车模型搭建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模型搭建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模型验证第42-43页
    3.3 并联式混合动力模型搭建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发动机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电机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电池组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控制策略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循环工况第46-47页
    3.4 两模型仿真对比分析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循环工况速度对比分析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发动机工作点对比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整车性能对比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3.5 试验验证第52-54页
    3.6 小结第54-56页
第4章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第56-72页
    4.1 逻辑门限值控制策略第56-59页
    4.2 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策略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人工神经网络基础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前向网络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广义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结构第61-62页
    4.3 神经网络控制策略的实现第62-63页
    4.4 ADVISOR二次开发第63-65页
    4.5 仿真对比分析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燃油经济性对比分析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排放性能对比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SOC变化对比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发动机工作点对比分析第68-70页
    4.6 小结第70-72页
第5章 总结及展望第72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80页
致谢第80-8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第82-83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智能算法的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与研究
下一篇:RP/SP数据融合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