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基础医学论文--医用一般科学论文--生物医学工程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生物材料学论文

负载microRNA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及其诱导成骨性能的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缩略词简表第15-1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7-50页
    1.1 骨的构造及发生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骨的构造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骨组织的形态结构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1 骨组织的细胞形态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2 骨基质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3 骨的矿化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骨的发生方式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骨的构塑与重建第20-22页
    1.2 移植骨的结构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移植骨的结构及性能要求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1 移植骨的结构要求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2 移植骨的性能要求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移植骨的种类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移植骨的植入第25-26页
    1.3 骨组织的再生修复第26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概述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再生修复支架的设计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骨再生修复与重建的生物因子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.1 细胞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.2 生物活性信号第36-38页
    1.4 微小RNA (microRNA)第38-4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microRNA的现象与机理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microRNA与成骨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microRNA的载体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负载microRNA的再生医学支架第46-48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研究目的、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48-50页
第二章 AuNPs/miR-29b的构建及其对成骨分化的影响研究第50-7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50-51页
    2.2 材料与实验方法第51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聚乙烯亚胺修饰的金纳米颗粒(AuNPs)制备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AuNPs对miRNA的结合能力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AuNPs对miR-29b的保护能力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细胞培养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AuNPs/miR-29b细胞内吞能力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细胞活性评价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细胞的成骨分化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8.1 mRNA转录水平的实时定量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8.2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8.3 矿化基质测定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细胞内的分布研究第59-60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60-7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PEI修饰AuNPs的制备及表征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AuNPs对miRNA的结合能力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AuNPs对miRNA的保护能力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AuNPs/miR-29b细胞内吞能力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细胞活性评价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AuNPs/miR-29b对细胞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第67-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6.1 成骨分化标志基因表达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6.2 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6.3 矿化基质分析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AuNPs促进成骨分化的机制初步探讨第72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7.1 AuNPs和AuNPs/miR-29b细胞摄入量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7.2 AuNPs在细胞内的分布第73-76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76-77页
第三章 三维多孔凝胶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77-9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77-78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方法第78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明胶-海藻酸钠混合凝胶制备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凝胶三维大孔支架的快速成型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成型支架的后处理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结构与理化性能表征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5.1 全反射红外(FTIR-ATR)分析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5.2 支架形貌结构分析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5.3 支架的孔隙率及孔径分布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5.4 吸水溶胀性能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5.4 降解性能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5.5 力学性能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细胞相容性评价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6.1 细胞培养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6.2 细胞的粘附行为第82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82-9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打印参数的探索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后处理工艺的原理及探索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支架理化性能表征第85-9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 全反射红外(FTIR-ATR)分析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2 支架形貌结构分析第86-9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3 支架的孔隙率及孔径分布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4 吸水溶胀性能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5 降解性能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6 力学性能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细胞的粘附行为第95-96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96-98页
第四章 负载AuNPs/mi R-29b凝胶支架介导hMSCs成骨分化的体外研究第98-11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98页
    4.2 材料与方法第98-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负载miRNA的凝胶支架构建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miRNA在凝胶支架上的分布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miRNA在凝胶支架上的释放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细胞培养第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细胞粘附第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负载miRNA的凝胶支架的体外矿化表征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8 hMSCs成骨分化第102-103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103-11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miRNA在凝胶支架上的分布第103-10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miRNA在凝胶支架上的释放行为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细胞在负载miRNA凝胶支架上的粘附行为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负载miRNA凝胶支架的体外矿化行为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负载miR-29b凝胶支架对hMSCs成骨分化行为的影响第111-116页
    本章小节第116-117页
第五章 负载AuNPs/mi R-29b的凝胶支架体内异位成骨能力研究第117-132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117页
    5.2 材料与方法第117-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负载AuNPs/miR-29b的凝胶支架构建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细胞培养第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植入材料的准备第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实验动物第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植入方法与分组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7 组织形态学观察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8 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第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9 micro-CT检测第121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121-13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术后观察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组织学观察第122-12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OCN免疫组化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VEGF免疫组化第127-12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micro-CT检测新骨生成第129-131页
    本章小节第131-132页
结论第132-134页
本论文的创新性第134-135页
参考文献第135-154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4-156页
致谢第156-158页
附件第158页

论文共1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电活性聚合物膜电学微环境的构建及其与细胞相互作用研究
下一篇:引入功能性离子改善磷酸钙骨水泥的成骨和血管化能力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