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计算机网络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

基于SDN架构的网络接入控制功能的设计与实现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缩略词表第13-14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1页
    1.1 网络接入控制发展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1.2 软件定义网络发展现状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软件定义网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软件定义网络相关接口及协议的发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层发展第18-19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工作第19-20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目录章节和内容安排第20-21页
第二章 软件定义网络及其架构分析第21-31页
    2.1 传统接入控制介绍第21-22页
    2.2 SDN架构介绍第22-24页
    2.3 OPENFLOW协议介绍第24-26页
    2.4 FLOODLIGHT控制器介绍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Floodlight控制器架构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1.1 控制器模块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1.2 Floodlight应用模块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1.3 Floodlight各个模块之间执行顺序第28-2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9-31页
第三章 接入控制系统的部署及构建多网络环境第31-51页
    3.1 接入控制系统架构第31-32页
    3.2 基于流的接入控制方法设计第32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数据库表设计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Protal服务器功能开发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Tomcat上配置https协议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实现与Foodlight交互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Floodlight控制器功能开发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5.1 基于流的接入控制第44-49页
    3.3 实现部门隔离和安全访问第49-5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四章 基于用户行为的合法性再校验第51-75页
    4.1 对现有识别技术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4.2 合法性再校验框架第52-53页
    4.3 数据预处理模块设计第53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获取域名与ip地址对应关系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编写简单的域名解析过程第56-59页
    4.4 特征提取模块设计第59-61页
    4.5 相似性匹配模块设计第6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神经网络识别模式方法及其特点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神经网络的种类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二级匹配过程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判决模块设计第70-73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73-75页
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仿真结果分析第75-88页
    5.1 用户接入控制,访问隔离,免登测试第75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强转测试,游客功能测试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有身份用户的接入控制、隔离测试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免登测试第79-81页
    5.2 用户合法性再校验仿真结果分析第81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一级匹配仿真结果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二级匹配仿真结果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非法用户强制登录仿真验证第86-87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87-88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8-90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88页
    6.2 未来展望第88-90页
致谢第90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94页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4-95页

论文共9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Django的高性能地学计算Web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基于SDN的按需资源优化分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