户外背包压力分散型背板的研究
| 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符号说明 | 第9-13页 |
| 1 绪论 | 第13-21页 |
| 1.1 概述 | 第13页 |
| 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1.3 背负系统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| 1.4 人体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| 1.4.1 信号产生原理 | 第16-17页 |
| 1.4.2 表面肌电的应用 | 第17页 |
| 1.5 人体腰背部负重的研究进展 | 第17-19页 |
| 1.6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| 第19-21页 |
| 2 背板设计、建模与制作 | 第21-43页 |
| 2.1 现有背板结构、材料概述 | 第21-25页 |
| 2.1.1 背板结构 | 第21-22页 |
| 2.1.2 背板材料 | 第22-25页 |
| 2.2 人体腰背部曲线的测量与参数提取 | 第25-28页 |
| 2.2.1 测量参数的确定 | 第25-27页 |
| 2.2.2 腰背部测量 | 第27-28页 |
| 2.3 背板的设计与三维建模 | 第28-34页 |
| 2.3.1 背板的结构设计 | 第28-29页 |
| 2.3.2 Rhino简介 | 第29-30页 |
| 2.3.3 主体部分曲线绘制 | 第30-32页 |
| 2.3.4 主体建模 | 第32页 |
| 2.3.5 肩部和腰窝凸出部分建模 | 第32-34页 |
| 2.4 背板制作 | 第34-41页 |
| 2.4.1 背板造型原理 | 第34页 |
| 2.4.2 背板材料筛选和制作 | 第34-41页 |
| 2.4.3 背板相关参数 | 第41页 |
| 2.5 小结 | 第41-43页 |
| 3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腰背部负重研究 | 第43-61页 |
| 3.1 试验准备 | 第43-47页 |
| 3.1.1 受试者的筛选 | 第43-44页 |
| 3.1.2 背负准备 | 第44-45页 |
| 3.1.3 试验仪器 | 第45-47页 |
| 3.2 负重行走时表面肌电信号的采集 | 第47-50页 |
| 3.2.1 待测部位的确定 | 第47-48页 |
| 3.2.2 采集电极的贴放 | 第48页 |
| 3.2.3 肌电信号的采集 | 第48-50页 |
| 3.3 肌电信号的分析 | 第50-57页 |
| 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57-59页 |
| 3.4.1 客观测试 | 第57页 |
| 3.4.2 主观测试 | 第57-59页 |
| 3.5 小结 | 第59-61页 |
| 4 基于压力测试的腰背部负重研究 | 第61-70页 |
| 4.1 试验准备 | 第61-62页 |
| 4.2 负重行走时的压力测试 | 第62-64页 |
| 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4-68页 |
| 4.4 小结 | 第68-70页 |
| 5 背负舒适性测试试验 | 第70-74页 |
| 5.1 试验准备 | 第70-71页 |
| 5.2 背部湿热度的测试 | 第71-72页 |
| 5.3 试验结果与讨论 | 第72-73页 |
| 5.4 小结 | 第73-74页 |
| 6 结论 | 第74-75页 |
| 7 不足与展望 | 第75-76页 |
| 7.1 不足 | 第75页 |
| 7.2 展望 | 第75-76页 |
| 致谢 | 第76-7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7-83页 |
| 附录一 | 第83-84页 |
| 附录二 | 第84-86页 |
| 附录三 | 第86-91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91-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