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球物理学论文--大地(岩石界)物理学(固体地球物理学)论文--地热学论文

复杂地质地区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1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地源热泵技术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浅层地温能的优点和存在问题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云南省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现状与勘查评价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技术路线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研究意义第17-18页
2 调查方法研究第18-27页
    2.1 调查工作技术路线第18页
    2.2 调查工作方法第18-27页
3 适宜性分区方法研究第27-43页
    3.1 适宜性分区第27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分区目的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分区原则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分区依据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分区类型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评价方法确定第28-34页
    3.2 地下水地源热泵适宜性分区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地下水地源热泵评价指标选取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地下水地源热泵评价体系建立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因子权重确定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综合评价第37-38页
    3.3 地埋管地源热泵适宜性分区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地埋管地源热泵评价指标选取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评价体系建立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因子权重确定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综合评价第41-43页
4 资源量评价方法研究第43-48页
    4.1 浅层地温能热容量计算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计算方法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计算网格剖分第44-45页
    4.2 浅层地温能换热功率计算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地下水地源热泵换热功率计算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地埋管地源热泵换热功率计算第46-47页
    4.3 开发利用潜力评价第47-48页
5 昆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研究第48-104页
    5.1 调查区浅层地温能地质条件第48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浅层地质结构特征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水文地质条件第49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调查区岩土体热物性特征第6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地层热响应特征第78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调查区环境地质问题第82-84页
    5.2 适宜性分区第84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地下水地源热泵适宜性分区第84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地埋管地源热泵适宜性分区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第90-91页
    5.3 资源量计算第91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浅层地温能热容量计算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浅层地温能换热功率计算第93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潜力评价第98-104页
6 结论与展望第104-106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104-105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105-106页
致谢第106-107页
参考文献第107-109页

论文共10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利用多种方法计算巴丹吉林沙漠湖面蒸发量
下一篇:高应力条件下岩石变形全过程统计损伤模拟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