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| 第10页 |
1.2 蒸发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| 第10-15页 |
1.2.1 器测法 | 第10-11页 |
1.2.2 能量平衡法 | 第11-12页 |
1.2.3 空气动力学法 | 第12-14页 |
1.2.3.1 水汽流动法 | 第12-13页 |
1.2.3.2 扩散法和高空气象法 | 第13-14页 |
1.2.4 能量平衡和水汽流动综合法 | 第14-15页 |
1.2.5 高桥浩一郎公式 | 第15页 |
1.2.6 其他方法 | 第15页 |
1.3 模型方法的应用情况 | 第15-17页 |
1.4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19-23页 |
2.1 地理位置 | 第19-20页 |
2.2 地形地貌 | 第20-21页 |
2.3 湖泊及其面积 | 第21页 |
2.4 水文地质条件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苏木吉林湖区观测试验 | 第23-37页 |
3.1 沙丘湖泊形态特征 | 第23-24页 |
3.2 气象观测 | 第24-29页 |
3.3 蒸发皿观测 | 第29-31页 |
3.4 湖水观测 | 第31-34页 |
3.5 空气动力学监测 | 第34-37页 |
第4章 基于气象水文观测的湖面蒸发量计算 | 第37-54页 |
4.1 实测蒸发量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 | 第37-39页 |
4.2 利用Penman-Monteith公式计算白昼蒸发 | 第39-49页 |
4.2.1 Penman-Monteith公式 | 第39-42页 |
4.2.2 关于热通量部分的处理 | 第42-46页 |
4.2.3 采用ETo Calculator软件计算 | 第46-49页 |
4.3 利用空气动力学公式计算夜间蒸发 | 第49-50页 |
4.4 利用水量平衡法计算季节性蒸发 | 第50-53页 |
4.5 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5章 基于闪烁仪的湖面蒸发量计算 | 第54-64页 |
5.1 闪烁仪的基本原理 | 第54-57页 |
5.2 迭代计算过程 | 第57-58页 |
5.3 确定波文比 | 第58-59页 |
5.4 数据处理 | 第59页 |
5.4.1 数据的剔除 | 第59页 |
5.4.2 大气稳定度判断 | 第59页 |
5.5 热通量计算方法及程序 | 第59-61页 |
5.6 潜热通量计算结果 | 第61-62页 |
5.7 对比分析 | 第62-64页 |
第6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64-66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64页 |
6.2 问题与建议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附录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