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2页 |
1. 普洱茶的概述 | 第12-13页 |
1.1 普洱茶的发展史 | 第12-13页 |
1.2 普洱茶的定义及分类 | 第13页 |
2. 普洱茶的研究现状 | 第13-21页 |
2.1 普洱茶中参与发酵的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| 第13页 |
2.2 普洱茶的功效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2.3 普洱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| 第15-21页 |
3. 研究内容、目的及意义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普洱熟茶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| 第22-40页 |
前言 | 第22-23页 |
2.1 实验部分 | 第23-27页 |
2.1.1 仪器与材料 | 第23页 |
2.1.2 提取分离 | 第23-26页 |
2.1.3 抗氧化活性实验 | 第26页 |
2.1.4 化合物抑菌活性实验方法 | 第26-27页 |
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8页 |
2.2.1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| 第27-31页 |
2.2.2 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波谱数据 | 第31-36页 |
2.2.3 抗氧化活性 | 第36-38页 |
2.2.4 抗菌活性 | 第38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曲霉Aspergillus sp.Y-12菌株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| 第40-58页 |
前言 | 第40-41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1-45页 |
3.1.1 仪器和材料 | 第41-42页 |
3.1.2 菌株发酵 | 第42页 |
3.1.3 提取分离 | 第42-44页 |
3.1.4 化合物抑菌活性实验方法 | 第44-45页 |
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45-56页 |
3.2.1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| 第45-50页 |
3.2.2 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波谱数据 | 第50-54页 |
3.2.3 抗菌活性分析 | 第54-56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四章 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 YIM PH30002菌株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| 第58-66页 |
前言 | 第58-59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59-60页 |
4.1.1 仪器和材料 | 第59页 |
4.1.2 菌株发酵 | 第59页 |
4.1.3 提取分离 | 第59-60页 |
4.1.4 化合物抑菌活性实验方法 | 第60页 |
4.2 结果与讨论 | 第60-63页 |
4.2.1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| 第60-62页 |
4.2.2 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波谱数据 | 第62-63页 |
4.2.3 抑菌活性实验 | 第63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3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6页 |
附录 新化合物部分谱图 | 第76-82页 |
硕士期间成果 | 第82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