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金属切削加工工艺论文--振动切削论文

难加工材料的超声椭圆振动切削技术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绪论第7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第7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传统振动切削技术的发展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椭圆振动切削技术的发展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超声振动切削技术的发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钝圆半径对切削加工的影响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-17页
第2章 超声椭圆振动切削的基本理论第17-30页
    2.1 超声振动切削的基本过程第17页
    2.2 超声振动系统的组成第17-19页
    2.3 超声椭圆振动技术切削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2.4 超声椭圆振动切削加工特点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刀具椭圆振动分离特性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前刀面摩擦力反向特性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变切削角度特性第21页
    2.5 超声椭圆振动运动学研究第21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两个相互垂直同频率振动的合成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切削速比对表面加工质量的影响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振动相位差对表面加工质量的影响第27-29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3章 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过程仿真第30-53页
    3.1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第30-31页
    3.2 材料本构关系定义第31-34页
    3.3 刀屑摩擦模型第34-35页
    3.4 网格划分第35-36页
    3.5 切屑分离准则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几何分离准则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物理分离准则第36-38页
    3.6 超声椭圆振动切削仿真第38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分离型和不分离型超声椭圆振动对比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超声椭圆振动和普通切削加工的对比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振动参数对超声椭圆振动切削力的影响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刀具几何参数对超声椭圆振动切削力的影响第46-51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51-53页
第4章 切削方向毛刺形成及模拟仿真第53-63页
    4.1 金属切削毛刺的危害第53-54页
    4.2 切削方向毛刺分类第54-55页
    4.3 切削方向毛刺有限元仿真第55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切削方向毛刺形成过程及理论分析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刀具几何参数对毛刺尺寸的影响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振动参数对毛刺尺寸的影响第60-6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5章 超声椭圆换能器的有限元分析第63-78页
    5.1 磁致伸缩换能器的工作原理第63-64页
    5.2 压电换能器的工作原理第64-65页
    5.3 有限元软件用于换能器分析的基本理论第65-67页
    5.4 激励椭圆振动系统第67-69页
    5.5 叠片式弯曲压电陶瓷换能器的理论基础第69-70页
    5.6 双弯曲振动换能器的有限元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5.7 Ansys软件分析换能器的基本过程第71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7.1 压电换能器物理模型的简化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7.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7.3 模态分析结果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7.4 瞬态动力学分析结果第75-76页
    5.8 换能器夹具装置第76-77页
    5.9 本章小结第77-78页
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78-80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8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8-80页
致谢第80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汉语言本科留学生写作自我效能感在不同任务下对写作产出的影响
下一篇: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层损害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