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猪粪污中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24页 |
1.1 畜禽粪便的污染及处置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1.1 畜禽粪便的污染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1.2 畜禽粪便的处理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 养猪粪污重金属的来源及危害 | 第14-18页 |
1.2.1 养猪粪污重金属的来源 | 第14-15页 |
1.2.2 养猪粪污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| 第15-16页 |
1.2.3 养猪粪污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 | 第16-18页 |
1.3 养猪粪污重金属的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3.1 养猪粪污重金属的控源技术 | 第18页 |
1.3.2 养猪粪污重金属的无害化技术 | 第18-20页 |
1.4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0-21页 |
1.4.1 课题来源 | 第20-21页 |
1.4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1页 |
1.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1-24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1.5.2 技术路线 | 第22-24页 |
2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4-28页 |
2.1 常规检测分析项目及方法 | 第24页 |
2.2 样品来源及预处理 | 第24-25页 |
2.3 实验仪器与药品 | 第25页 |
2.4 重金属赋存形态分析方法 | 第25-28页 |
3 养猪粪污中重金属的含量与赋存形态 | 第28-36页 |
3.1 养猪饲料中重金属的含量 | 第28-30页 |
3.2 养猪粪污中重金属的含量 | 第30-32页 |
3.3 养猪粪污重金属的赋存形态表征 | 第32-3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4 养猪粪污中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| 第36-54页 |
4.1 反应时间对养猪粪污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36-40页 |
4.1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6页 |
4.1.2 结果与讨论 | 第36-40页 |
4.2 固体浓度对养猪粪污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40-44页 |
4.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0页 |
4.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4页 |
4.3 酸的种类对养猪粪污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44-50页 |
4.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4页 |
4.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44-50页 |
4.4 pH值对养猪粪污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50-53页 |
4.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50页 |
4.4.2 结果与讨论 | 第50-5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5 化学沥浸前后养猪粪污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分布 | 第54-66页 |
5.1 Cu的赋存形态分布 | 第54-58页 |
5.1.1 仔猪猪粪中Cu的形态变化 | 第54-56页 |
5.1.2 育肥猪猪粪中Cu的形态变化 | 第56-58页 |
5.2 Zn的赋存形态分布 | 第58-61页 |
5.2.1 仔猪猪粪中Zn的形态变化 | 第58-59页 |
5.2.2 育肥猪猪粪中Zn的形态变化 | 第59-61页 |
5.3 Cd的赋存形态分布 | 第61-65页 |
5.3.1 仔猪猪粪中Cd的形态变化 | 第61-63页 |
5.3.2 育肥猪猪粪中Cd的形态变化 | 第63-65页 |
5.4 典型重金属赋存形态影响因素及机理比较研究 | 第65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6 养猪粪污中重金属控制技术 | 第66-70页 |
6.1 技术工艺选择原则 | 第66页 |
6.2 重金属控制技术 | 第66页 |
6.3 养殖粪污处理工艺推荐 | 第66-70页 |
7 结论 | 第70-72页 |
7.1 结论 | 第70-71页 |
7.2 建议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80页 |
附录 | 第80-81页 |
A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80页 |
B.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80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