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工程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| 第12-14页 |
1.2.1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2.2 结构安排 | 第13-14页 |
1.3 创新与不足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| 第16-22页 |
2.1 理论基础 | 第16-17页 |
2.1.1 工程建设投资的概念及特点 | 第16-17页 |
2.1.2 经济增长的概念及基本理论 | 第17页 |
2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7-22页 |
2.2.1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8-19页 |
2.2.2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9-22页 |
第3章 工程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分析 | 第22-29页 |
3.1 工程建设投资“红利”分析 | 第22-25页 |
3.1.1 直接经济“红利” | 第22-23页 |
3.1.2 区域宏观经济“红利” | 第23-24页 |
3.1.3 对关联产业的间接“红利” | 第24-25页 |
3.2 工程建设投资“负债”分析 | 第25-28页 |
3.2.1 直接的环境“负债” | 第25-26页 |
3.2.2 间接的社会“负债” | 第26-27页 |
3.2.3 综合的经济“负债” | 第27-28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4章 工程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检验 | 第29-36页 |
4.1 经济发展现状 | 第29-30页 |
4.1.1 存量分析 | 第29页 |
4.1.2 流量分析 | 第29-30页 |
4.2 工程建设投资发展现状 | 第30-31页 |
4.2.1 存量分析 | 第30页 |
4.2.2 流量分析 | 第30-31页 |
4.3 工程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检验 | 第31-35页 |
4.3.1 ADF平稳性检验 | 第31-32页 |
4.3.2 协整分析 | 第32-34页 |
4.3.3 格兰杰因果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5章 工程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测算 | 第36-50页 |
5.1 基于C-D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 | 第36-42页 |
5.1.1 理论模型 | 第36-38页 |
5.1.2 实证研究 | 第38-41页 |
5.1.3 结果分析 | 第41-42页 |
5.2 基于CES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 | 第42-47页 |
5.2.1 理论模型 | 第42-43页 |
5.2.2 实证研究 | 第43-46页 |
5.2.3 结果分析 | 第46-47页 |
5.3 两种生产函数模型比较 | 第47-4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6章 基于经济增长的工程建设投资的最优规模 | 第50-56页 |
6.1 理论模型 | 第50-52页 |
6.2 实证研究 | 第52-54页 |
6.3 结果分析 | 第54-55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7章 提高工程建设投资经济效益的政策建议 | 第56-63页 |
7.1 合理调控工程建设投资的规模 | 第56-57页 |
7.2 调整优化工程建设投资的结构 | 第57-58页 |
7.3 加强深化工程建设投资的管理 | 第58-59页 |
7.4 构建良好的工程建设投资环境 | 第59-61页 |
7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8.1 研究结论 | 第63-64页 |
8.2 研究展望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