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2章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概述 | 第10-21页 |
2.1 国有资产 | 第10-15页 |
2.1.1 国有资产概述 | 第10-11页 |
2.1.2 国有资产与国有财产 | 第11-12页 |
2.1.3 从国有资产到国有资本 | 第12-13页 |
2.1.4 国有资产的归属 | 第13-15页 |
2.2 国有资产经营 | 第15-17页 |
2.2.1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| 第15页 |
2.2.2 法人财产权 | 第15-16页 |
2.2.3 授权经营 | 第16-17页 |
2.3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法律关系的理论 | 第17-21页 |
2.3.1 代表关系说 | 第17-19页 |
2.3.2 委托代理关系说 | 第19页 |
2.3.3 信托法律关系说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主体及其法律关系 | 第21-29页 |
3.1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相关主体 | 第21-23页 |
3.1.1 国家 | 第21-22页 |
3.1.2 国务院和地方政府 | 第22页 |
3.1.3 国资委 | 第22页 |
3.1.4 国有经营企业 | 第22页 |
3.1.5 国有资产运营企业 | 第22-23页 |
3.2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法律关系 | 第23-25页 |
3.2.1 国务院和地方政府法律关系 | 第23页 |
3.2.2 国务院、地方政府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法律关系 | 第23-24页 |
3.2.3 国资委和国有资产运营公司法律关系 | 第24页 |
3.2.4 国务院和地方政府与国有资产出资企业法律关系 | 第24-25页 |
3.2.5 国家与国有资产经营企业法律关系 | 第25页 |
3.3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法律关系当事人 | 第25-29页 |
3.3.1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法律性质 | 第25-28页 |
3.3.2 信托关系中国资委的定位 | 第28页 |
3.3.3 国有资产监督机构与信托监察人 | 第28-29页 |
第4章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信托性质的法律分析 | 第29-35页 |
4.1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信托性质的法律优势 | 第29-32页 |
4.1.1 信托关系稳定、灵活 | 第29页 |
4.1.2 经营事务与风险隔离 | 第29-30页 |
4.1.3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| 第30-31页 |
4.1.4 缓解国家所有权和企业财产所有的矛盾 | 第31-32页 |
4.2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信托性质存在的法律问题 | 第32-35页 |
4.2.1 受托人制度不完善 | 第32-33页 |
4.2.2 国有资本入股成为法人财产对信托独立性的削弱 | 第33页 |
4.2.3 国有资产信托登记制度 | 第33-35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35-37页 |
5.1 结论 | 第35-36页 |
5.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| 第36-37页 |
致谢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