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金融法论文--信托、信贷法论文

我国遗嘱信托制度的构建

致谢第4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目次第7-10页
1 引言第10-14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第12页
    1.4 主要创新点第12-14页
2 问题的提出第14-25页
    2.1 我国现实社会产生的新需要——以案例切入第14-15页
    2.2 可行的路径选择——遗嘱信托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对案例的回应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将信托引入遗嘱机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将信托引入遗嘱机制的特殊性第18页
    2.3 遗嘱信托制度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遗嘱信托行为的性质学说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遗嘱信托法律关系构成第20-25页
3 我国构建遗嘱信托制度的理由和现实可能第25-37页
    3.1 遗嘱信托制度的功能性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充分保障委托人对受益人选择自由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充分发挥信托财产的整体优势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切实保全与保障受益人的利益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科学管理规划信托财产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有效避免财产继承纠纷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合理规避遗产税征收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7 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8 拓展就业领域与途径第27页
    3.2 我国建立遗嘱信托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社会经济基础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社会文化传统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社会市场需求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现有法律基础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社会认知程度第29页
    3.3 我国构建遗嘱信托制度存在问题分析第29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传统观念中“死”禁忌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社会信用缺失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相关制度规定的障碍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信托业发展的不完善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现实税制的影响第35-37页
4 发达国家及地区立法例的考察及借鉴第37-43页
    4.1 英美法系国家遗嘱信托规则——以美国为例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“双重所有权”制度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反永续原则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遗嘱执行人制度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信托设立规则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信托监管制度第40页
    4.2 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规定——以日本为例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信托财产权归属方面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信托监督人和受益人代理人制度第42-43页
5 完善我国遗嘱信托制度的构想第43-50页
    5.1 理论制度完善方面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遗嘱信托财产权的归属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遗嘱信托关系主体——受托人方面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完善遗嘱执行人制度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遗嘱信托的设立、成立与生效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遗嘱信托的变更与终止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遗嘱信托的监督管理第48页
    5.2 具体实践操作构想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初谈阶段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遗嘱设立阶段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遗嘱信托执行阶段第49-50页
6 结语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6页
作者简历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制造外包业务中供应链关系与信息共享对供应链绩效影响的研究--基于电子制造业的调研
下一篇:开放式并联机器人控制平台关键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