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课题背景和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弥散强化铜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1.2.1 增强相的选择 | 第10页 |
1.2.2 强化机制 | 第10-12页 |
1.2.3 制备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2.4 国内外具体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 本实验室已完成工作 | 第15-16页 |
1.3.1 高能球磨参数 | 第15-16页 |
1.3.2 烧结参数 | 第16页 |
1.3.3 微量合金元素掺杂 | 第16页 |
1.3.4 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计算 | 第16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| 第18-27页 |
2.1 实验材料和设备 | 第18页 |
2.2 机械合金化原理 | 第18-20页 |
2.3 制备流程 | 第20-22页 |
2.3.1 高能球磨 | 第20-21页 |
2.3.2 还原处理 | 第21页 |
2.3.3 粉末退火处理 | 第21-22页 |
2.3.4 压制与烧结 | 第22页 |
2.3.5 真空热挤压 | 第22页 |
2.4 性能测试与分析方法 | 第22-25页 |
2.4.1 硬度测定 | 第22-23页 |
2.4.2 密度测定 | 第23页 |
2.4.3 电导率的测定 | 第23页 |
2.4.4 拉伸性能测定 | 第23-24页 |
2.4.5 软化温度测定 | 第24页 |
2.4.6 点焊电极寿命测定 | 第24-25页 |
2.4.7 金相组织观察 | 第25页 |
2.4.8 扫描电镜表征 | 第25页 |
2.5 试验流程图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材料制备与弥散相热稳性研究 | 第27-38页 |
3.1 引言 | 第27页 |
3.2 机械合金化制备弥散强化铜材料 | 第27-31页 |
3.2.1 制备粉体的形貌观察 | 第27-31页 |
3.3 氧化铝弥散相热稳定性研究 | 第31-36页 |
3.3.1 非原位合成法掺杂 Ag 元素的氧化铝弥散相热稳定性研究 | 第31-34页 |
3.3.2 原位合成法的 Al_2O_3弥散相热稳定性研究 | 第34-3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4章 弥散强化铜复合材料的性能 | 第38-48页 |
4.1 引言 | 第38页 |
4.2 弥散强化铜材料密度、电导率研究 | 第38-40页 |
4.2.1 密度测定 | 第38-39页 |
4.2.2 电导率测定 | 第39-40页 |
4.3 弥散强化铜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| 第40-43页 |
4.3.1 硬度测定 | 第40-41页 |
4.3.2 抗拉强度测定 | 第41-43页 |
4.4 软化温度 | 第43-44页 |
4.5 显微组织 | 第44-46页 |
4.5.1 金相组织 | 第44-45页 |
4.5.2 SEM 组织 | 第45-46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5章 弥散强化铜点焊电极寿命测试 | 第48-51页 |
5.1 引言 | 第48页 |
5.2 点焊电极寿命测试 | 第48-50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