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目次 | 第7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2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状况梳理 | 第10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0-12页 |
2 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事件反映的问题 | 第12-18页 |
2.1 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简介 | 第12-13页 |
2.2 河南宋基会案中的法律问题 | 第13-15页 |
2.2.1 大收入小支出 | 第13-14页 |
2.2.2 以医保之名行敛财之实 | 第14-15页 |
2.2.3 善款涉嫌放贷 | 第15页 |
2.3 河南宋基会事件导致的后果 | 第15-16页 |
2.4 河南宋基会事件凸显了基金会资产运营的困惑 | 第16-18页 |
3 基金会资金运营与增值中的困境、原因与对策 | 第18-25页 |
3.1 基金会资金运营现状 | 第18-19页 |
3.2 公益基金增值保值能力不足 | 第19-21页 |
3.2.1 专业理财人员的缺乏 | 第19-20页 |
3.2.2 基金会内部组织管理机制不完善 | 第20-21页 |
3.3 公益基金增值保值的途径 | 第21-25页 |
4 基金会资金运营与增值中违法犯罪问题研究 | 第25-39页 |
4.1 非法经营罪的认定 | 第25-31页 |
4.1.1 基金会的单位主体资格认定 | 第26-27页 |
4.1.2 河南宋基会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认定 | 第27-29页 |
4.1.3 河南基金会行为的“非法性”认定 | 第29-30页 |
4.1.4 非法经营行为的“严重性”分析 | 第30-31页 |
4.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 | 第31-37页 |
4.2.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概述 | 第32页 |
4.2.2 河南宋基会的行为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| 第32-37页 |
4.2.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认定 | 第37页 |
4.3 其他犯罪的认定 | 第37-39页 |
4.3.1 诈骗罪的认定 | 第37-38页 |
4.3.2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认定 | 第38-39页 |
5 完善基金会的资产运作机制 | 第39-50页 |
5.1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基金会的管理及监督 | 第39-41页 |
5.2 完善基金会的内外监督机制 | 第41-44页 |
5.2.1 构建外部监管制度 | 第42-43页 |
5.2.2 完善内部监管制度 | 第43-44页 |
5.3 基金会资产运营的制度支持 | 第44-47页 |
5.3.1 加强税收激励与监管 | 第44-46页 |
5.3.2 加强信息公开机制建设 | 第46-47页 |
5.4 基金会资产运作的法律规制 | 第47-50页 |
5.4.1 完善行政立法 | 第47-48页 |
5.4.2 完善刑事立法 | 第48-50页 |
6 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