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5 研究目的 | 第15-16页 |
1.6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中国高校培训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与现状 | 第18-30页 |
2.1 国内外研究和现状分析 | 第18-22页 |
2.1.1 培训产业化的定义 | 第18-19页 |
2.1.2 培训市场的组成 | 第19页 |
2.1.3 理论依据和观点 | 第19-21页 |
2.1.4 国际上对教育市场属性的看法 | 第21页 |
2.1.5 国内对教育市场属性的看法 | 第21-22页 |
2.2 国外关于培训产业发展的研究及其现状 | 第22-24页 |
2.3 国内关于培训产业发展的研究及其现状 | 第24-25页 |
2.4 高校培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8页 |
2.4.1 宏观问题 | 第25-27页 |
2.4.2 微观问题 | 第27-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HG大学培训产业发展的问题诊断与评估 | 第30-58页 |
3.1 HG大学培训项目的现状 | 第30-31页 |
3.2 HG大学培训产业化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| 第31-33页 |
3.2.1 PEST分析模型 | 第31页 |
3.2.2 HG大学培训产业化发展的PEST分析 | 第31-33页 |
3.3 HG大学培训产业化发展的SWOT分析 | 第33-56页 |
3.3.1 SWOT分析工具介绍 | 第33页 |
3.3.2 问卷调查设计及其数据统计结果 | 第33-50页 |
3.3.3 机会与威胁分析 | 第50-52页 |
3.3.4 优势与劣势分析 | 第52-5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4章 HG大学培训产业化发展战略设计 | 第58-70页 |
4.1 HG大学培训产业化发展战略选择分析 | 第58-60页 |
4.1.1 脆弱性(ST,优势+威胁)分析 | 第58页 |
4.1.2 问题性(WT,劣势+威胁)分析 | 第58-59页 |
4.1.3 杠杆效应(SO,优势+机遇)分析 | 第59页 |
4.1.4 抑制性(WO,劣势+机遇)分析 | 第59-60页 |
4.2 HG大学培训产业化发展战略规划的设计思路 | 第60页 |
4.3 HG大学培训产业化发展战略规划的设计依据 | 第60-61页 |
4.4 HG大学培训产业化的发展战略规划 | 第61-62页 |
4.4.1 HG大学培训产业化发展的愿景 | 第61页 |
4.4.2 HG大学培训产业化发展的战略使命 | 第61页 |
4.4.3 HG大学培训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| 第61-62页 |
4.5 HG大学培训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定位 | 第62页 |
4.6 HG大学培训产业化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举措 | 第62-69页 |
4.6.1 外部举措 | 第62-65页 |
4.6.2 内部举措 | 第65-69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5章 HG大学培训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风险与实施保障 | 第70-76页 |
5.1 战略风险 | 第70-72页 |
5.1.1 战略风险的概念 | 第70页 |
5.1.2 战略风险的构成 | 第70页 |
5.1.3 战略风险管理的步骤 | 第70-71页 |
5.1.4 战略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技术 | 第71-72页 |
5.2 战略实施保障 | 第72-75页 |
5.2.1 外部保障 | 第72-73页 |
5.2.2 内部保障 | 第73-75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6-80页 |
6.1 结论 | 第76-77页 |
6.2 展望 | 第77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附件 | 第84-88页 |
致谢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