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人说山西好风光》节目山西旅游形象传播研究
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1 绪论 | 第7-15页 |
1.1 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1.1.1 论文选题背景 | 第7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8-11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8-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理论基础 | 第11-13页 |
1.3.1 拉斯韦尔 5W模式 | 第11-12页 |
1.3.2 议程设置理论 | 第12页 |
1.3.3 媒介融合理论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2 《人说山西好风光》节目概况与研究设计 | 第15-23页 |
2.1 《人说山西好风光》节目概况 | 第15-18页 |
2.1.1 节目特定背景 | 第15-17页 |
2.1.2 节目简介 | 第17-18页 |
2.2 《人说山西好风光》节目研究设计 | 第18-23页 |
2.2.1 研究样本选取 | 第18页 |
2.2.2 类目建构与信度检测 | 第18-23页 |
3 《人说山西好风光》节目传播学分析 | 第23-48页 |
3.1 节目传播主体分析 | 第23-25页 |
3.1.1 地方政府 | 第23-24页 |
3.1.2 节目主创人员 | 第24-25页 |
3.2 节目传播渠道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2.1 全媒体传播 | 第25页 |
3.2.2 人际传播 | 第25-26页 |
3.3 节目传播受众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3.1 目标受众 | 第26-27页 |
3.3.2 潜在受众 | 第27页 |
3.4 节目传播主要内容分析 | 第27-34页 |
3.4.1 节目呈现的旅游资源统计 | 第27-29页 |
3.4.2 冰洞死海呈现奇特自然风光 | 第29-30页 |
3.4.3 遗址文物展现晋南根祖文化 | 第30-31页 |
3.4.4 古城大院推介山西晋商文化 | 第31页 |
3.4.5 寺庙石窟展示晋北宗教文化 | 第31-32页 |
3.4.6 丰富面食体现特色美食文化 | 第32-34页 |
3.5 《人说山西好风光》节目特色 | 第34-41页 |
3.5.1 多样呈现形式展现山西旅游形象 | 第34-36页 |
3.5.2 主政领导演讲阐发政府旅游政策 | 第36-38页 |
3.5.3 旅游推介竞演打造原创比赛节目 | 第38页 |
3.5.4 媒介议程设置增强节目传播效果 | 第38-41页 |
3.5.5 全媒体传播实现传者与受者互动 | 第41页 |
3.6 节目传播效果分析 | 第41-48页 |
3.6.1 认知层面:山西旅游资源受到广泛关注 | 第41-45页 |
3.6.2 态度层面:节目展现地域文化得到认同 | 第45-47页 |
3.6.3 行为层面:受众主动参与宣传山西旅游 | 第47-48页 |
4 《人说山西好风光》节目尚存不足与优化建议 | 第48-58页 |
4.1 《人说山西好风光》节目尚存不足 | 第48-53页 |
4.1.1 山西文化旅游主题形象传播不足 | 第48-49页 |
4.1.2 游客体验内容呈现较少 | 第49-50页 |
4.1.3 旅游从业者、当地居民形象展示略少 | 第50页 |
4.1.4 节目环节设置较单薄 | 第50-52页 |
4.1.5 表达方式刻板现场互动不够 | 第52-53页 |
4.2 《人说山西好风光》节目优化建议 | 第53-58页 |
4.2.1 加强山西文化旅游主题形象传播 | 第53-54页 |
4.2.2 增加旅客体验内容 | 第54-55页 |
4.2.3 增添旅游从业者、当地居民行为形象 | 第55-56页 |
4.2.4 丰富节目环节设置 | 第56页 |
4.2.5 注重线上线下互动 | 第56-57页 |
4.2.6 表达方式贴近电视传播规律 | 第57-58页 |
结论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