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1.4 论文结构与研究框架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5页 |
2.1 在华外国人 | 第12-13页 |
2.1.1 在华外国人的界定 | 第12页 |
2.1.2 在华外国人的现状 | 第12-13页 |
2.2 跨文化能力的相关研究 | 第13-18页 |
2.2.1 跨文化能力定义 | 第13-15页 |
2.2.2 跨文化能力研究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2.2.3 跨文化能力的研究近况 | 第16-18页 |
2.3 中国传统服饰及服饰元素的相关研究 | 第18-23页 |
2.3.1 中国传统服饰 | 第18-19页 |
2.3.2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发展 | 第19-21页 |
2.3.3 中国传统服饰的现状 | 第21-22页 |
2.3.4 中国传统服饰元素 | 第22-23页 |
2.4 认知相关理论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| 第25-42页 |
3.1 研究对象 | 第25页 |
3.2 研究模型与假设 | 第25-28页 |
3.3 开放式访谈 | 第28-30页 |
3.4 初试问卷调研 | 第30-39页 |
3.4.1 传统服饰元素认知量表构建 | 第30页 |
3.4.2 跨文化能力测量量表的选择与翻译 | 第30-35页 |
3.4.3 初测问卷调研过程 | 第35页 |
3.4.4 初测问卷调研结果 | 第35-39页 |
3.5 实测问卷调研 | 第39-40页 |
3.6 问卷实施中遇到的困难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数据分析 | 第42-67页 |
4.1 因素提取 | 第42-45页 |
4.2 信度检验 | 第45-46页 |
4.3 样本特征 | 第46-53页 |
4.3.1 描述性统计 | 第46-49页 |
4.3.2 跨文化能力总体水平 | 第49-50页 |
4.3.3 中国传统服饰元素认知总体特点 | 第50-52页 |
4.3.4 认知来源 | 第52-53页 |
4.4 相关分析 | 第53-57页 |
4.5 回归分析 | 第57-62页 |
4.5.1 跨文化能力对中国传统服饰元素认知影响的回归分析 | 第57页 |
4.5.2 跨文化能力各维度对中国传统服饰元素认知影响的回归分析 | 第57-58页 |
4.5.3 跨文化能力各维度对中国传统服饰款式认知影响的回归分析 | 第58-59页 |
4.5.4 跨文化能力各维度对中国传统服饰面料认知影响的回归分析 | 第59页 |
4.5.5 跨文化能力各维度对中国传统服饰结构和装饰认知影响的回归分析 | 第59-60页 |
4.5.6 跨文化能力各维度对中国传统服饰图案认知影响的回归分析 | 第60-62页 |
4.6 假设验证 | 第62-64页 |
4.7 结果与讨论 | 第64-67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8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67页 |
5.2 创新点 | 第67-68页 |
5.3 研究局限和展望 | 第68页 |
5.3.1 局限 | 第68页 |
5.3.2 展望 | 第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附录1 访谈提纲 | 第71-73页 |
附录2 访谈对象信息 | 第73-74页 |
附录3 初测问卷 | 第74-83页 |
附录4 实测问卷 | 第83-8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9-90页 |
致谢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