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球物理学论文--陆地水文学、水文地理学(水象学)论文--湖泊、水库论文

巴丹吉林沙漠沙山—湖泊系统水循环与水量平衡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沙质荒漠区沙层水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巴丹吉林沙漠水分来源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16-18页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第18-28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概况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理位置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地质与地貌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气候与水文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植被类型及社会经济第20页
    2.2 研究方法第20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样点设置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第23-28页
第三章 沙山-湖泊区水文特征识别第28-44页
    3.1 地表超渗径流侵蚀地貌第28-30页
    3.2 沙层水分渗出现象第30-31页
    3.3 径流物理沉积与化学沉积第31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径流物理沉积与径流沉积扇形地貌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径流化学沉积次生盐与盐类化学组成第35-39页
    3.4 地下水溢出带和泉水径流指示的地下水分布第39-41页
    3.5 沙山植被条带与植被斑块第41-43页
    3.6 小结第43-44页
第四章 沙山-湖泊区沙山包气带沙层水分含量与粒度变化第44-64页
    4.1 沙山包气带沙层水分含量特征第4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径流沉积物出现处的沙层含水量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沙山植被条带与斑块沙层含水量第50-55页
    4.2 沙山包气带沙层粒度变异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拉特沙山沙层粒度含量变化特征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音德日图沙山沙层粒度含量变化特征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沙山层状地层粒度含量变化特征第59-61页
    4.3 沙山沙层粒度变异与水分富集产流第61-62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62-64页
第五章 沙山-湖泊区降水补给沙山水与沙山包气带水分运移第64-78页
    5.1 降水补给沙山水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能够有效补给沙山水的临界雨量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沙层水分入渗特征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沙层水受蒸发和蒸散影响的程度第67-68页
    5.2 沙山包气带水分运移第68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风沙土的持水性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沙山包气带重力水及优先流第71-73页
    5.3 沙层孔隙水与下降泉泉水18O和D同位素分析第73-76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76-78页
第六章 沙山-湖泊系统水循环模式与水量平衡估算第78-84页
    6.1 沙山-湖泊系统水循环模式第78-80页
    6.2 沙山水量平衡估算第80-82页
    6.3 湖泊水量平衡估算第82-83页
    6.4 小结第83-84页
第七章 结论第84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100页
致谢第100-102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2-103页

论文共10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以抗菌肽为生物识别元件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:H7的比色传感方法
下一篇:高岭石的自适应变形及其纳米卷结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