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一、研究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四、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| 第15-20页 |
第一节 研究的相关概念 | 第15-17页 |
一、战略管理 | 第15-16页 |
二、战略转型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研究的相关理论 | 第17-19页 |
一、战略管理理论 | 第17页 |
二、战略转型理论 | 第17-18页 |
三、PEST分析方法 | 第18-1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L煤炭集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| 第20-32页 |
第一节 L煤炭集团公司简介 | 第20-21页 |
第二节 L煤炭集团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5页 |
一、巨额亏损,负债经营 | 第22-23页 |
二、工资拖欠,影响稳定 | 第23-24页 |
三、效率低下,管理混乱 | 第24-25页 |
第三节 L煤炭集团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25-31页 |
一、L煤炭集团发展存在问题的外在原因 | 第25-28页 |
二、L煤炭集团发展存在问题的内在原因 | 第28-3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L煤炭集团公司发展战略转型的环境分析 | 第32-49页 |
第一节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(Political) | 第32-35页 |
一、国家“去产能”政策 | 第32-33页 |
二、全面振兴东北政策 | 第33-34页 |
三、国有企业改革政策 | 第34页 |
四、地方政府扶持政策 | 第34-35页 |
第二节 经济环境分析(Economic) | 第35-42页 |
一、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| 第35-37页 |
二、煤炭市场存变数 | 第37-38页 |
三、融资环境发生变化 | 第38-41页 |
四、国家产业布局改变 | 第41-42页 |
第三节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(Social) | 第42-46页 |
一、社会对煤炭价值的新认识 | 第42-43页 |
二、社会对能源结构新认识 | 第43-45页 |
三、社会对企业文化和责任的新认识 | 第45-46页 |
第四节 技术环境分析(Technological) | 第46-48页 |
一、采掘加工技术落后 | 第46-47页 |
二、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| 第47-48页 |
三、财务管理技术落后 | 第4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四章 L煤炭集团发展战略转型的目标与路径 | 第49-54页 |
第一节 L煤炭集团战略转型的目标 | 第49-50页 |
一、多元化发展目标 | 第49-50页 |
二、产业链延伸目标 | 第50页 |
第二节 实现L煤炭集团发展战略转型的路径 | 第50-53页 |
一、逐步实现过剩人员分流 | 第50-51页 |
二、关停产量相对较低矿场 | 第51页 |
三、加快探索煤电一体化 | 第51-52页 |
四、积极发展煤炭精深加工 | 第52-5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L煤炭集团发展战略转型的保障措施 | 第54-63页 |
第一节 充分利用政策支持 | 第54页 |
第二节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| 第54-57页 |
一、合理利用政府投入 | 第55页 |
二、盘活存量剥离不良 | 第55-56页 |
三、推进资产证券化 | 第56-57页 |
第三节 实施技术与管理创新 | 第57-61页 |
一、提高全要素贡献率 | 第57-58页 |
二、理顺集团激励机制 | 第58-59页 |
三、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和成本控制 | 第59-61页 |
第四节 吸引留住专业人才 | 第61-62页 |
一、要赋予人才更多的权力和职责 | 第61页 |
二、要用愿景给人才更多的希望 | 第61页 |
三、要用薪金留住关键人才 | 第61-6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结论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