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1.1 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效应 | 第8-9页 |
1.2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简介 | 第9-11页 |
1.3 卤素硼酸盐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4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几种理论模型 | 第15-17页 |
1.5 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计算方法简介 | 第18-24页 |
2.1 第一性原理计算 | 第18-19页 |
2.2 密度泛函理论(DFT) | 第19-20页 |
2.3 交换关联能 | 第20页 |
2.4 赝势 | 第20-21页 |
2.5 光学性质的计算细节 | 第21-24页 |
2.5.1 线性光学性质 | 第21-22页 |
2.5.2 二阶非线性效应的计算与分析方法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理论研究ANa_2B_6O_(13)X (A = Na, Rb; X = Cl, Br)体系中离子之间替换对光学性质的影响 | 第24-38页 |
3.1 引言 | 第24页 |
3.2 关键计算细节 | 第24-25页 |
3.3 晶体结构 | 第25-28页 |
3.4 离子替换对带隙的影响 | 第28-33页 |
3.5 离子替换对双折射率的影响 | 第33-36页 |
3.6 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预测卤素硼酸盐Mg_3B_7O_(13)Cl的光学性质 | 第38-50页 |
4.1 引言 | 第38-39页 |
4.2 方硼石矿结构 | 第39-40页 |
4.3 关键计算细节 | 第40-41页 |
4.4 电子能带结构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5 倍频效应的来源分析 | 第43-46页 |
4.6 相位匹配情况 | 第46-49页 |
4.7 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运用第一性原理研究BMO_4 (M = P, As)体系中大带隙和大倍频的平衡机理 | 第50-59页 |
5.1 引言 | 第50-51页 |
5.2 关键计算细节 | 第51页 |
5.3 晶体结构与光学性质 | 第51-52页 |
5.4 决定带隙的原因 | 第52-54页 |
5.5 倍频来源及其增强机理 | 第54-57页 |
5.6 双折射率增强机理 | 第57-58页 |
5.7 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6.1 总结 | 第59页 |
6.2 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73页 |
附录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