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有机化学论文

酰肼类席夫碱的合成及其离子识别性能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21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8页
    1.2 光化学传感器简介第8-9页
    1.3 荧光化学传感器介绍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光诱导电子转移(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, PET)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分子内电荷转移(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, ICT)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(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, FRET)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激发单体-激基缔合物(Excimer/Exciplex)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刚性效应第12页
    1.4 比色化学传感器介绍第12-13页
    1.5 席夫碱光化学传感器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识别Al~(3+)的光化学传感器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识别Fe~(3+)的光化学传感器第17-20页
    1.6 选题思路第20-21页
第二章 席夫碱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及其离子识别研究第21-3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1页
    2.2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1-22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2.4 酰肼类单席夫碱L1-9 的合成及离子识别性能研究第23-28页
    2.5 酰肼类双席夫碱L10-17 的合成及离子识别性能研究第28-34页
    2.6 季戊四胺席夫碱L18-19 的合成及离子识别性能研究第34-36页
    2.7 小结第36-37页
第三章 酰肼类Al(III)光化学传感器的性能研究第37-5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7页
    3.2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37-38页
    3.3 实验方法第38-39页
    3.4 5, 5’-亚甲基水杨醛酰肼类席夫碱对Al~(3+)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第39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传感器1和 2 的结构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传感器1和 2 的离子识别性能研究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pH值对传感器识别Al~(3+)离子的性能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光谱滴定实验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竞争离子实验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传感器1和 2 与Al~(3+)的化学计量比测量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核磁滴定实验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8 传感器1和 2 与Al~(3+)离子的配位模式与识别机制第47-48页
    3.5 1,6-二(3’-羟基-4’-甲酰基苯氧基)己烷酰肼类席夫碱对Al~(3+)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第48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传感器3和 4 的结构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传感器3和 4 的离子识别性能研究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pH值对传感器识别Al~(3+)离子的性能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光谱滴定实验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竞争离子实验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6 传感器3和 4 与Al~(3+)的化学计量比测量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7 核磁滴定实验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8 传感器3和 4 与Al~(3+)离子的配位模式与识别机制第55-56页
    3.6 小结第56-57页
第四章 季戊四胺类席夫碱Fe(III)离子识别性能研究第57-70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7页
    4.2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57-59页
    4.3 实验方法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比色识别实验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摩尔比法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Job’s plot法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竞争离子实验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环境水样中Fe~(3+)的检测实验第60页
    4.4 传感器5和 6 的结构第60-61页
    4.5 结果与讨论第61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传感器5和 6 对Fe2+和Fe~(3+)的识别性能研究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紫外光谱滴定实验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传感器5和 6 的竞争离子实验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传感器5和 6 与Fe~(3+)离子的化学计量比和识别机制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pH值对传感器 5, 6 识别Fe~(3+)离子的影响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6 环境水样中Fe~(3+)离子的测定第67-69页
    4.6 小结第69-70页
第五章 结论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附录第77-78页
附录:部分化合物图谱第78-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半瓜环与电中性客体的主客体相互作用
下一篇:瓜环固载Keggin型杂多酸及性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