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5页 |
1.1 引言 | 第11页 |
1.2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及工作原理 | 第11-13页 |
1.2.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 | 第11-12页 |
1.2.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| 第12-13页 |
1.3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| 第13-16页 |
1.3.1 LiCoO_2正极材料 | 第13-14页 |
1.3.2 LiNiO_2正极材料 | 第14-15页 |
1.3.3 LiMn_2O_4正极材料 | 第15页 |
1.3.4 LiFePO_4正极材料 | 第15-16页 |
1.3.5 三元正极材料 | 第16页 |
1.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| 第16-18页 |
1.4.1 碳材料 | 第16-18页 |
1.4.2 金属基负极材料 | 第18页 |
1.4.3 过渡金属氧化物 | 第18页 |
1.5 铁氧化物以及钴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| 第18-23页 |
1.5.1 铁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| 第18-21页 |
1.5.2 钴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| 第21-23页 |
1.6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1.6.1 研究目的 | 第23页 |
1.6.2 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第2章 实验方法 | 第25-29页 |
2.1 引言 | 第25页 |
2.2 实验材料及仪器 | 第25-26页 |
2.3 材料微结构表征方法 | 第26-27页 |
2.3.1 X-射线衍射仪 | 第26页 |
2.3.2 扫描电子显微镜 | 第26页 |
2.3.3 透射电子显微镜 | 第26-27页 |
2.4 电化学测试 | 第27-28页 |
2.4.1 电极的制作以及电池的组装 | 第27页 |
2.4.2 恒流充放电测试 | 第27页 |
2.4.3 循环伏安法测试 | 第27-28页 |
2.4.4 交流阻抗谱测试 | 第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石墨烯-纳米碳管三维碳材料的制备 | 第29-35页 |
3.1 引言 | 第29页 |
3.2 多层石墨烯表面负载钴氧化物的制备及表征 | 第29-30页 |
3.2.1 实验原材料 | 第29页 |
3.2.2 材料制备过程 | 第29-30页 |
3.2.3 材料的表征 | 第30页 |
3.3 多层石墨烯表面负载钴氧化物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3.1 样品的物相分析 | 第30页 |
3.3.2 样品的形貌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4 石墨烯-纳米碳管三维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| 第31-32页 |
3.4.1 石墨烯-纳米碳管三维碳材料的制备过程 | 第31-32页 |
3.4.2 石墨烯-纳米碳管三维碳材料的表征 | 第32页 |
3.5 石墨烯-纳米碳管三维碳材料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5.1 石墨烯-纳米碳管三维碳材料的物相分析 | 第32页 |
3.5.2 石墨烯-纳米碳管三维碳材料的形貌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钴氧化物/石墨烯-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| 第35-43页 |
4.1 引言 | 第35页 |
4.2 钴氧化物/石墨烯-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| 第35-36页 |
4.2.1 实验原材料 | 第35页 |
4.2.2 钴氧化物/石墨烯-纳米碳管材料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| 第35-36页 |
4.2.3 钴氧化物/石墨烯-纳米碳管材料复合材料的表征 | 第36页 |
4.2.4 钴氧化物/石墨烯-纳米碳管材料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36页 |
4.3 钴氧化物/石墨烯-纳米碳管材料复合材料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6-4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5章 铁氧化物/石墨烯-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理性能 | 第43-55页 |
5.1 引言 | 第43页 |
5.2 Fe_2O_3/石墨烯-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| 第43-50页 |
5.2.1 Fe_2O_3/石墨烯-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| 第43-44页 |
5.2.2 微结构表征 | 第44页 |
5.2.3 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44页 |
5.2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4-50页 |
5.3 不同铁氧化物含量的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研究 | 第50-54页 |
5.3.1 不同铁氧化物含量的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50页 |
5.3.2 不同铁氧化物含量的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表征 | 第50页 |
5.3.3 不同铁氧化物含量的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50-51页 |
5.3.4 不同铁氧化物含量的复合材料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1-5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6.1 结论 | 第55-56页 |
6.2 展望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3页 |
附录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