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0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页 |
绪论 | 第12-21页 |
一、歌谣释义 | 第12-15页 |
二、《歌谣》周刊缘起与歌谣采集的概况 | 第15-21页 |
第一章 情歌 | 第21-47页 |
1.1 爱怨交织:情歌之主题 | 第21-34页 |
1.1.1 爱的碰撞 | 第21-27页 |
1.1.2 爱的缺失 | 第27-30页 |
1.1.3 猥亵的歌谣 | 第30-34页 |
1.2 情歌的艺术特质 | 第34-47页 |
1.2.1 融合与疏离 | 第34-37页 |
1.2.2 自然熔铸与巧妙化用 | 第37-40页 |
1.2.3 意象运用上的广泛性、隐喻性与地域性 | 第40-47页 |
第二章 风情歌 | 第47-72页 |
2.1 民生多艰:风情歌之主题 | 第47-54页 |
2.1.1 被奴役与被压迫:旧社会妇女的悲惨境遇 | 第47-50页 |
2.1.2 痛苦与怨恨、挣扎与无奈:非常态社会下的民意表达 | 第50-53页 |
2.1.3 道德与情感的相互交织:对个人或群体人生的劝勉 | 第53-54页 |
2.2 风情歌的特质 | 第54-72页 |
2.2.1 意象的生活性 | 第54-63页 |
2.2.2 永恒而又普遍的苦痛 | 第63-68页 |
2.2.3 时有古今,地有南北 | 第68-72页 |
第三章 儿歌 | 第72-87页 |
3.1 蒙以养正:儿歌之主题 | 第72-80页 |
3.1.1 人之初的文学 | 第72-76页 |
3.1.2 歌以佐之,以遂其乐 | 第76-78页 |
3.1.3 教训与希望 | 第78-80页 |
3.2 儿歌之特质 | 第80-87页 |
3.2.1 虫鱼鸟兽,比方于人 | 第80-82页 |
3.2.2 涉想成趣,不求贯通 | 第82-84页 |
3.2.3 “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,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” | 第84-87页 |
结语 | 第87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0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2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92-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