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经济法论文--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

论“职业打假”的法律应对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引言第12-14页
一、典型案例分析第14-18页
    (一)典型案例介绍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最高院指导性案例23号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孙银山诉南京欧尚超市有限公司产品销售者责任纠纷案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3、谭志浩诉东莞市嘉荣超市有限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案第15页
    (二)由案例引发的思考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争议焦点归纳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“职业打假”现象存在争议缘于消费者概念模糊第16-18页
二、“职业打假”的表现及具体法律分析第18-24页
    (一)买假的法律分析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疑假买假的法律分析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知假买假的法律分析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调包打假的法律分析第20页
    (二)索要惩罚性赔偿金行为的法律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(三)购买量与购买次数是否影响法律适用的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极大的购买量不能否定“为生活消费”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多次重复购买行为被法律允许第21-22页
    (四)打假程序化与团队化的法律分析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打假程序化的法律分析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团队化打假的趋势与消费者保护法第22-24页
三、“职业打假”法律应对的必要性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 (一)“职业打假”过度消耗行政执法、司法资源第24页
    (二)“职业打假”可能损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权益第24-25页
    (三)“职业打假”引发群体性事件第25-26页
四、“职业打假”法律应对的具体建议第26-32页
    (一)明确界定消费者的概念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国外消费者含义的考察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我国消费者概念的法解释学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对消费者概念的立法建议第28-30页
    (二)修正《消法》的适用范围第30-31页
    (三)引导打假正当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降低惩罚性赔偿金额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鼓励举报打假第31-32页
结语第32-33页
参考文献第33-38页
致谢第38-39页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39-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空白票据补充权研究
下一篇: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模式法律规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