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DM机制下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及创新方向研究
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8-13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| 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| 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| 1.2.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9-10页 |
| 1.2.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| 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| 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| 1.4 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| 第二章 碳金融的理论基础 | 第13-19页 |
| 2.1 碳金融概述 | 第13-16页 |
| 2.1.1 碳金融的起源 | 第13-14页 |
| 2.1.2 碳金融概念 | 第14页 |
| 2.1.3 碳金融体系 | 第14-15页 |
| 2.1.4 碳金融相关理论 | 第15-16页 |
| 2.2 CDM机制概述 | 第16-18页 |
| 2.2.1 CDM概念 | 第16页 |
| 2.2.2 CDM项目发展现状 | 第16-17页 |
| 2.2.3 我国CDM项目发展存在的问题 | 第17-18页 |
| 2.3 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| 第18-19页 |
| 2.3.1 可行性 | 第18页 |
| 2.3.2 必要性 | 第18-19页 |
| 第三章 国际碳金融市场及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 | 第19-23页 |
| 3.1 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概况 | 第19页 |
| 3.2 国外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概述 | 第19-21页 |
| 3.2.1 碳基金 | 第19-20页 |
| 3.2.2 低碳项目绿色信贷 | 第20页 |
| 3.2.3 碳金融项目的中间业务 | 第20页 |
| 3.2.4 概念理财产品 | 第20-21页 |
| 3.2.5 碳金融衍生品 | 第21页 |
| 3.3 国外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经验总结 | 第21-22页 |
| 3.4 国外碳金融市场与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关系 | 第22-23页 |
| 第四章 我国碳交易市场及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 | 第23-31页 |
| 4.1 国内碳交易市场 | 第23-25页 |
| 4.1.1 我国碳减排交易体系快速发展 | 第23页 |
| 4.1.2 我国七大碳排放试点情况概述 | 第23-25页 |
| 4.1.3 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路线 | 第25页 |
| 4.2 国内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 | 第25-28页 |
| 4.2.1 主要业务发展状况 | 第25-27页 |
| 4.2.2 存在问题及阻碍 | 第27-28页 |
| 4.3 我国的低碳信贷业务 | 第28-31页 |
| 4.3.1 我国低碳信贷业务发展状况 | 第28-29页 |
| 4.3.2 存在问题 | 第29页 |
| 4.3.3 发展方向 | 第29-31页 |
| 第五章 未来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方向 | 第31-36页 |
| 5.1 我国现阶段碳金融业务发展思路 | 第31-33页 |
| 5.1.1 总体思路 | 第31-32页 |
| 5.1.2 具体原则 | 第32-33页 |
| 5.2 碳金融产品创新的指导方针 | 第33-34页 |
| 5.2.1 产品创新原则 | 第33页 |
| 5.2.2 产品创新模式 | 第33页 |
| 5.2.3 产品创新步骤 | 第33-34页 |
| 5.3 未来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对策 | 第34-36页 |
| 5.3.1 四大方面展开 | 第34-35页 |
| 5.3.2 具体对策建议 | 第35-36页 |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36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7-38页 |
| 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