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伦理学(道德哲学)论文--家庭、婚姻道德论文--家庭道德论文

传统家风文化的传承及当代启示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绪论第8-18页
    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8-9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外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思路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第15-16页
    第五节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理论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现实意义第17-18页
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第18-25页
    第一节 概念界定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传统家风文化的内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家庭、家训、家谱概念界定第19-21页
    第二节 相关理论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马克思恩格斯家庭教育思想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周恩来的家庭教育观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习近平的家风思想第23-25页
第二章 传统家风文化内容、特征、规范功能与传承机制第25-34页
    第一节 传统家风文化的主要内容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修身思想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齐家思想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治国思想第27-28页
    第二节 传统家风文化的特征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实践性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多样性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传承性第28-29页
    第三节 传统家风文化的规范功能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指引功能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评价功能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教育功能第30页
    第四节 传统家风文化的传承机制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传承的内在机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传承的外部机制第32-34页
第三章 经典案例研究第34-40页
    第一节 琅琊王氏家族家风的主要内容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孝守为先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以信为守 以行达信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做官之道第36-37页
    第二节 琅琊王氏家族家风的启发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信是立身处世的原则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为官清正廉洁第38-40页
第四章 传统家风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40-50页
    第一节 家风面临的主要问题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社会变迁及家庭结构的转变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家庭代际危机和自身教育的缺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第二节 传统家风的现代转化问题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传统家风文化现代转化的必要性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传统家风文化现代转化的依据第44-46页
    第三节 社会各方齐抓共建完善家风规范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发挥社会对家风建设的主导作用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强化家庭教育对家风建设的主体作用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重视学校对家风建设的教育作用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加强大众传媒对家风建设的舆论导向作用第48-50页
第五章 传统家风文化传承的现代启示第50-60页
    第一节 传统家风文化传承的理论基础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传统家风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文化建设第53-54页
    第二节 传统文化与传统家风文化相互辉映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借鉴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传统家风文化传承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推进传统家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第55-56页
    第三节 优良家风促进党风清正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优良家风助推党风建设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家风向善促进党风清正第58-60页
结语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5-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合动力汽车档位决策研究
下一篇:网络口碑对大学生购买手机意愿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