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植物的抗寒性研究 | 第11-13页 |
1.2.1 低温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1.2.2 低温胁迫对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| 第12页 |
1.2.3 低温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1.3 植物的抗旱性研究 | 第13-15页 |
1.3.1 干旱条件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3页 |
1.3.2 干旱条件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| 第13页 |
1.3.3 干旱条件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低温干旱复合胁迫对黑麦幼苗生理生化性能的影响 | 第15-30页 |
2.1 材料和方法 | 第15-19页 |
2.1.1 材料培育和实验设计 | 第15页 |
2.1.2 测定方法 | 第15-19页 |
2.1.3 统计分析 | 第19页 |
2.2 结果和分析 | 第19-27页 |
2.2.1 不同处理对黑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9-22页 |
2.2.2 不同处理对黑麦幼苗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2.2.3 不同处理对黑麦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2.2.4 不同处理对黑麦幼苗各项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 | 第25-27页 |
2.3 讨论 | 第27-29页 |
2.3.1 低温干旱复合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27页 |
2.3.2 低温干旱复合胁迫对膜系统活性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2.3.3 低温干旱复合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2.4 结论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低温干旱复合胁迫对小黑麦幼苗生化性能的影响 | 第30-42页 |
3.1 材料和方法 | 第30-31页 |
3.1.1 材料培育和实验设计 | 第30页 |
3.1.2 测定方法 | 第30页 |
3.1.3 统计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2 结果和分析 | 第31-39页 |
3.2.1 不同处理对小黑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31-34页 |
3.2.2 不同处理对小黑麦幼苗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3.2.3 不同处理对小黑麦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3.2.4 不同处理对小黑麦幼苗各项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3 讨论 | 第39-41页 |
3.3.1 低温干旱复合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39页 |
3.3.2 低温干旱复合胁迫对膜系统活性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3.3 低温干旱复合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3.4 结论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低温干旱复合胁迫对短芒披碱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42-48页 |
4.1 材料和方法 | 第42-43页 |
4.1.1 材料培育和试验设计 | 第42页 |
4.1.2 测定方法 | 第42页 |
4.1.3 统计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2 结果和分析 | 第43-45页 |
4.2.1 不同处理对短芒披碱草幼苗SOD活性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4.2.2 不同处理对短芒披碱草幼苗POD活性的影响 | 第44页 |
4.2.3 不同处理对短芒披碱草幼苗CAT活性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4.3 讨论 | 第45-47页 |
4.4 结论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全文结论和展望 | 第48-50页 |
5.1 全文主要结论 | 第48-49页 |
5.2 问题和展望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7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