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Y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 绪论 | 第7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8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 | 第8-11页 |
1.2.1.1 国外研究概述 | 第8-9页 |
1.2.1.2 国外风险模型及方法简介 | 第9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 | 第11-14页 |
1.2.2.1 不良资产成因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2.2.2 银行业不良资产与金融安全的研究 | 第12页 |
1.2.2.3 有关信用社不良资产的文献 | 第12-13页 |
1.2.2.4 对国内文献的简要分析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4 难点与创新 | 第14-15页 |
2 JY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质量现状分析 | 第15-30页 |
2.1 JY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历程及概况 | 第15-16页 |
2.2 JY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分析 | 第16-21页 |
2.2.1 流动性分析 | 第17-19页 |
2.2.2 效益性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2.3 安全性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3 JY农村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特征分析 | 第21-30页 |
2.3.1 不良信贷资产区域分析 | 第22-24页 |
2.3.2 不良信贷资产行业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3.3 不良信贷资产额度及对象分析 | 第25-28页 |
2.3.4 不良信贷资产的形成时间 | 第28-30页 |
3 JY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原因分析 | 第30-50页 |
3.1 外部原因 | 第30-37页 |
3.1.1 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3.1.2 主要信贷企业的行业产能过剩与周期影响 | 第31-37页 |
3.2 自身原因 | 第37-50页 |
3.2.1 信贷对象集中度偏高 | 第37-40页 |
3.2.2 信贷管理水平不高 | 第40-48页 |
3.2.2.1 贷前调查流于形式 | 第40-41页 |
3.2.2.2 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不高 | 第41-43页 |
3.2.2.3 贷后管理力度不足 | 第43-44页 |
3.2.2.4 贷款风险分类缺乏准确性 | 第44-48页 |
3.2.3 不良信贷资产处置力度不足 | 第48-50页 |
4 JY农村商业银行与对标对象差距分析 | 第50-59页 |
4.1 对标管理及其作用 | 第50-51页 |
4.1.1 对标管理概述 | 第50页 |
4.1.2 对标管理的作用 | 第50-51页 |
4.2 对标对象选择 | 第51-52页 |
4.3 JY农村商业银行与对标对象的比较 | 第52-59页 |
4.3.1 地域及整体经济方面 | 第52-53页 |
4.3.2 关键监管指标方面 | 第53-54页 |
4.3.3 贷款投向行业方面 | 第54-56页 |
4.3.4 贷款额度方面 | 第56-57页 |
4.3.5 制度、考核方面 | 第57页 |
4.3.5.1 到期回收率的考核 | 第57页 |
4.3.5.2 处罚力度 | 第57页 |
4.3.6 清收组织结构方面 | 第57-59页 |
5 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建议 | 第59-67页 |
5.1 调整信贷资产的结构 | 第59-60页 |
5.2 加强内控管理 | 第60-61页 |
5.3 信贷适度集中 | 第61-63页 |
5.4 完善风险分类与预警机制 | 第63页 |
5.5 加强贷后管理工作 | 第63-65页 |
5.6 优化不良资产处置 | 第65-67页 |
5.6.1 不良资产处置队伍的优化 | 第65-66页 |
5.6.2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优化 | 第66-67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6.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| 第67页 |
6.2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展望 | 第67-69页 |
6.2.1 存在的问题 | 第67-68页 |
6.2.2 发展展望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