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--铣削加工及铣床论文

镍基高温合金微铣削热—力耦合分析及加工硬化研究

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-4页
1 绪论第7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、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来源第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7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微铣削力、切削温度及热-力耦合建模研究现状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材料应变硬化及微切削表面硬化现象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5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7页
2 Inconel 718 微铣削热-力耦合分析第17-38页
    2.1 考虑切削温度的Inconel 718 微铣削力模型改进第17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剪切作用为主要作用形式的微铣削力计算第17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耕犁作用为主要作用形式的微铣削力计算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微铣削力坐标转换第26-27页
    2.2 基于傅里叶定律的微铣削温度模型研究第27-32页
    2.3 微铣削热-力耦合计算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热-力耦合计算模型运算流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热-力耦合计算模型试验验证第33-3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3 切削用量和刀刃过渡圆弧与微铣削力热状态的关系研究第38-57页
    3.1 微铣削力热状态和切削用量的关系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微铣削力热状态和主轴转速的关系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微铣削力热状态和每齿进给量的关系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微铣削力热状态和轴向切深的关系第40-41页
    3.2 基于RSM的Inconel 718 微铣削温度研究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于RSM的Inconel 718 微铣削温度模型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切削参数对镍基高温合金微铣削温度的影响研究第45-47页
    3.3 微铣刀过渡圆弧与切削温度的关系第47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微铣刀的刀尖圆弧和刃口圆弧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基于Deform-3D的Inconel 718 微铣削过程仿真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刀尖圆弧半径与微铣削温度的关系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侧刃刃口圆弧半径与微铣削温度的关系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仿真模型有效性验证第55-5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4 Inconel 718 微铣削表面显微硬度计算模型研究第57-76页
    4.1 Inconel 718 应变硬化和硬度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第57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Inconel 718 应变硬化特性研究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Inconel 718 应变与硬度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第60-64页
    4.2 Inconel 718 微铣削表面显微硬度计算模型第64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加工硬化程度的评价指标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Inconel 718 微铣削表面硬度计算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微铣削加工硬化模型参数确定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微铣削加工硬化模型试验验证第70页
    4.3 微铣削槽底硬化程度分布研究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微铣削槽仿真模型的建立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仿真结果分析第72-7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4-76页
结论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2-83页
致谢第83-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涂层导体用Ni4WV合金基带的再结晶织构研究
下一篇:基于微观尺度的陶瓷硬涂层弹性模量及阻尼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