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环吊水平隔震装置动力学仿真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起重机隔震装置 | 第11-14页 |
1.2.1 隔震装置的组成 | 第11-13页 |
1.2.2 核环吊隔震装置 | 第13-14页 |
1.3 起重机隔震装置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1.4.1 本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6页 |
1.4.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2 水平振动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 | 第18-31页 |
2.1 水平振动工况和数学模型 | 第18-21页 |
2.1.1 水平振动的工况 | 第18-19页 |
2.1.2 水平振动的数学模型 | 第19-21页 |
2.2 仿真模型构成 | 第21-23页 |
2.3 核环吊振动系统建模 | 第23-30页 |
2.3.1 安全壳振动子系统 | 第23-26页 |
2.3.2 大车运行子系统 | 第26-29页 |
2.3.3 桥架及吊重振动子系统 | 第29-3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3 隔震装置的等效线性化模型 | 第31-45页 |
3.1 隔震装置工作过程 | 第31-32页 |
3.2 隔震装置等效刚度 | 第32-41页 |
3.2.1 等效刚度和阻尼载荷系数 | 第33-36页 |
3.2.2 隔震装置刚度和预压缩力 | 第36-41页 |
3.3 隔震装置仿真子系统 | 第41-4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4 大车轮压时程分析 | 第45-56页 |
4.1 竖直振动动力学方程 | 第45-47页 |
4.2 核环吊大车轮压仿真 | 第47-52页 |
4.2.1 大车轮压计算方法 | 第47-48页 |
4.2.2 大车轮压时程仿真 | 第48-52页 |
4.3 轮压模型比较及参数影响 | 第52-55页 |
4.3.1 模型比较 | 第52-54页 |
4.3.2 轮压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5 系统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 | 第56-72页 |
5.1 基准工况 | 第56-58页 |
5.2 参数影响分析 | 第58-62页 |
5.2.1 导行间隙 | 第58-59页 |
5.2.2 预压缩力和刚度 | 第59-61页 |
5.2.3 碟簧阻尼 | 第61-62页 |
5.3 不同工况分析 | 第62-66页 |
5.3.1 轮轨摩擦系数和起重量 | 第62-64页 |
5.3.2 吊重起升高度 | 第64-65页 |
5.3.3 小车位置 | 第65-66页 |
5.4 仿真模型的实验验证 | 第66-69页 |
5.5 隔震装置刚度的确定 | 第69-71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结论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附录A 水平隔震系统数学模型推导 | 第76-8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