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1页 |
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9页 |
二、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| 第9页 |
第二节 研究综述 | 第9-11页 |
一、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重点和特色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教育现代化——政府教育公共服务的新追求 | 第11-19页 |
第一节 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 | 第11页 |
一、什么是现代化 | 第11页 |
二、什么是教育现代化 | 第11页 |
第二节 教育公共服务是现代公共服务的重中之重 | 第11-16页 |
一、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首要职能和主要职能 | 第11-13页 |
(一) 什么是公共服务 | 第12页 |
(二) 什么是教育公共服务 | 第12-13页 |
二、教育公共物品的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保障其优先发展 | 第13-14页 |
(一) 公共产品理论 | 第13页 |
(二) 教育公共产品的划分 | 第13-14页 |
三、教育现代化需要提供怎样的教育公共服务 | 第14-16页 |
(一) 教育现代化呼唤高标准、高质量的教育公共服务 | 第14-15页 |
(二) 教育现代化呼唤全覆盖、均衡化的教育公共服务 | 第15页 |
(三) 教育现代化呼唤全时空、可持续的教育公共服务 | 第15页 |
(四) 教育现代化呼唤个性化、多元化的教育公共服务 | 第15-16页 |
(五) 教育现代化呼唤民主化、国际化的教育公共服务 | 第16页 |
第三节 实现城区教育现代化中政府的价值追求 | 第16-19页 |
一、其根本目标指向是城区优质教育 | 第17页 |
二、其价值取向是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| 第17页 |
三、其核心内容是完善两大教育体系 | 第17-18页 |
四、其实施载体是公共服务型政府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城区教育现代化中公共服务管理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| 第19-29页 |
第一节 城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育公共服务的总体思路 | 第19-22页 |
一、决策流程再造 体现公共服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| 第19-20页 |
二、充分调研 明确目标创立城区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 | 第20页 |
三、软硬并举 优化结构 找准教育公共服务的切入点 | 第20-21页 |
四、完善政府督导机制 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发展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城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公共服务的有益尝试 | 第22-29页 |
一、政府保障教育投入 确保教育均衡发展 | 第22-24页 |
二、政府市场社会有序互动 教育物品的分类服务 | 第24-25页 |
三、注重公平 兼顾效率 保障弱势群体平等受教育权 | 第25-26页 |
四、依法行政 信息公开 促进学校自主发展 | 第26-27页 |
五、政府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| 第27页 |
六、教育公共服务向低端延伸 学前教育备受关注 | 第27-28页 |
七、推行政事分开,深化政府服务类事业单位改革 | 第28-29页 |
第四章 城区教育现代化中公共服务层面的借鉴与思考 | 第29-34页 |
第一节 发达国家地区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方式的借鉴 | 第29-31页 |
一、让政府的干预缩减到最低程度 | 第29页 |
二、注重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内部效益 | 第29-30页 |
三、教育公共服务职责关系的调整与提供方式的多元 | 第30页 |
四、在教育公平和量的普及前提下考虑质的提高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育公共服务方式改进的思考 | 第31-34页 |
一、政府在教育现代化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| 第31页 |
二、政府如何提高公共服务的依法行政水平 | 第31-32页 |
三、政府如何提供多元选择以满足终身教育的需求 | 第32页 |
四、教育公共服务面临的绩效评估问题 | 第32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5页 |
致谢 | 第35-3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