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5页 |
目录 | 第16-20页 |
论文图表目录 | 第20-2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23-3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23-26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26-29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26-28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28-29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29-34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29-31页 |
1.3.2 研究框架 | 第31-34页 |
1.4 研究创新 | 第34-35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二章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| 第37-56页 |
2.1 供应链风险管理 | 第38-46页 |
2.1.1 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概念 | 第38-39页 |
2.1.2 供应链风险的识别、分类和评估 | 第39-42页 |
2.1.3 供应链风险的应对方法 | 第42-46页 |
2.2 突发事件以及应急管理 | 第46-53页 |
2.2.1 突发事件以及应急管理的概念 | 第46-47页 |
2.2.2 供应链上突发事件的分类 | 第47-50页 |
2.2.3 供应链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措施 | 第50-53页 |
2.3 供应链上的契约 | 第53-5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三章 供应链突发事件机理分析 | 第56-85页 |
3.1 本章研究范围界定和说明 | 第56-59页 |
3.2 供应链的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 | 第59-63页 |
3.2.1 突发事件发生机理的概念以及突发事件的分类 | 第59-60页 |
3.2.2 与实物流相关的突发事件 | 第60-62页 |
3.2.3 与信息流相关的突发事件 | 第62-63页 |
3.2.4 与资金流相关的突发事件 | 第63页 |
3.3 突发事件在供应链上的扩散机理 | 第63-78页 |
3.3.1 突发事件在供应链上扩散的概念模型 | 第64-71页 |
3.3.2 突发事件在供应链上扩散的数学模型 | 第71-78页 |
3.4 供应链的突发事件的恢复机理 | 第78-83页 |
3.4.1 采用直接恢复措施时的恢复过程 | 第79-80页 |
3.4.2 采用间接恢复措施时的恢复过程 | 第80-82页 |
3.4.3 供应链上存在企业联盟时的供应链恢复过程 | 第82-8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83-85页 |
第四章 预防供应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研究 | 第85-132页 |
4.1 本章研究范围界定和说明 | 第85-88页 |
4.2 预防采购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事前应对策略 | 第88-103页 |
4.2.1 带期权机制的远期合同基本模型 | 第88-103页 |
4.3 不同供应链结构下预防供应中断的事前应对策略 | 第103-124页 |
4.3.1 由1 个分销商与n (n ≥1 )个顾客构成的供应链 | 第104-115页 |
4.3.2 由n (n ≥1)个供应商和一个分销商构成的供应链 | 第115-119页 |
4.3.3 由n (n ≥1 )个供应商、1 个分销商、m (m ≥1 )个顾客构成的供应链 | 第119-124页 |
4.4 算例分析 | 第124-130页 |
4.4.1 算例1——带期权机制的远期合同 | 第124-126页 |
4.4.2 算例2——可中断合同 | 第126-13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130-132页 |
第五章 基于启动应急预案的事中应对策略研究 | 第132-151页 |
5.1 本章研究范围界定和说明 | 第132-134页 |
5.2 企业启动预警等级的决策模型 | 第134-136页 |
5.3 无任何突发事件持续时间信息的启动预案的决策模型 | 第136-140页 |
5.3.1 企业A 单独决策时的情况 | 第137-138页 |
5.3.2 企业A 和企业B 组成企业整体时的情况 | 第138-139页 |
5.3.3 预案启动时间的供应链协调机制 | 第139-140页 |
5.4 存在一定突发事件持续时间信息的启动预案的决策模型 | 第140-147页 |
5.4.1 单个企业启动预案的决策模型 | 第140-141页 |
5.4.2 风险规避系数相同的企业启动预案的决策模型 | 第141-144页 |
5.4.3 风险规避系数不同的企业启动预案的决策模型 | 第144-147页 |
5.5 算例分析 | 第147-150页 |
5.5.1 算例1——具有相同的风险规避系数的情况 | 第147-148页 |
5.5.2 算例2——具有不同的风险规避系数的情况 | 第148-150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150-151页 |
第六章 事后协调供应链恢复过程的应对策略研究 | 第151-201页 |
6.1 本章研究范围界定和说明 | 第151-154页 |
6.2 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分销商的供应链恢复过程的协调 | 第154-172页 |
6.2.1 基于援助的供应链协调方法 | 第155-166页 |
6.2.2 基于罚金的供应链协调方法 | 第166-172页 |
6.3 一个供应商和多个分销商的供应链恢复过程的协调 | 第172-181页 |
6.3.1 基于援助的供应链协调方法 | 第173-178页 |
6.3.2 基于罚金的供应链协调方法 | 第178-181页 |
6.4 多个供应商和一个分销商的供应链恢复过程的协调 | 第181-188页 |
6.4.1 分销商提供援助的情况研究 | 第181-186页 |
6.4.2 供应商支付罚金的情况研究 | 第186-188页 |
6.5 战略联盟对供应链事后恢复过程的影响 | 第188-193页 |
6.6 算例分析 | 第193-199页 |
6.6.1 算例1——分销商为供应商提供援助 | 第193-198页 |
6.6.2 算例2——一个供应商和多个分销商的供应链 | 第198-199页 |
6.7 本章小结 | 第199-201页 |
第七章 供应突发事件全过程的应对策略研究 | 第201-246页 |
7.1 本章研究范围界定和说明 | 第201-203页 |
7.2 突发事件发生概率的确定 | 第203-208页 |
7.2.1 三种基本类型突发事件诱因的发生概率 | 第204-205页 |
7.2.2 自然灾害导致的供应链突发事件发生概率的确定 | 第205-208页 |
7.3 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分销商的供应链两阶段协调模型 | 第208-227页 |
7.3.1 风险中性的供应商和一个分销商的供应链两阶段协调模型 | 第208-220页 |
7.3.2 风险规避的供应商和一个分销商的供应链两阶段协调模型 | 第220-227页 |
7.4 一个供应商和多个分销商的供应链两阶段协调模型 | 第227-233页 |
7.4.1 基于援助的供应链协调方法 | 第227-231页 |
7.4.2 基于罚金的供应链协调方法 | 第231-233页 |
7.5 多个供应商和一个分销商的供应链两阶段协调模型 | 第233-237页 |
7.5.1 集中供应链的优化模型 | 第234-235页 |
7.5.2 分散且存在下游分销商提供援助的供应链研究 | 第235-236页 |
7.5.3 分散且发生突发事件的供应商支付罚金的供应链研究 | 第236-237页 |
7.6 算例分析 | 第237-244页 |
7.6.1 算例1——风险中性的供应链两阶段协调模型 | 第237-240页 |
7.6.2 算例2——风险规避的供应链两阶段协调模型 | 第240-243页 |
7.6.3 算例3——基于多个供应商的两阶段协调模型 | 第243-244页 |
7.7 本章小结 | 第244-246页 |
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246-252页 |
8.1 研究结论 | 第246-250页 |
8.2 研究展望 | 第250-2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52-26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262-264页 |
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262-263页 |
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 | 第263页 |
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荣誉 | 第263-264页 |
致谢 | 第264-2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