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论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权利之保护--从完善冤案、错案预防机制谈起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引言第10-11页
一、对佘祥林“杀妻”冤案昭雪之反思第11-17页
    1.1 反思之一: 名实难符的立法困境第11-13页
    1.2 反思之二: 沉疴流弊的体制困境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宏观层面:有权无威的司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微观层面:“错案追究”之错第14-15页
    1.3 根深蒂固的思想困境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重实体,轻程序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有罪推定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“权利救济”意识淡漠第16-17页
二、刑事司法实践之于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人权保护第17-21页
    2.1 关于刑事羁押制度第17页
    2.2 关于搜查取证第17-18页
    2.3 关于起诉和审判第18-19页
    2.4 关于死刑案件的人权保障第19-20页
    2.5 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设想第20-21页
三、刑事诉讼法在预防冤案、错案方面的缺失第21-28页
    3.1 没有赋予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第21页
    3.2 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合理根据不足第21-22页
    3.3 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第22页
    3.4 律师在侦查阶段对案件的介入受到限制第22-24页
    3.5 法官在审判中的中立地位难以保证第24页
    3.6 一事不再理原则没有真正确立第24页
    3.7 刑事羁押缺乏有效监督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羁押措施需要司法审查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刑事羁押斯限需要改革第26-28页
四、建立冤案、错案预防机制,以正当程序保障人权第28-42页
    4.1 人权保障是刑事诉讼的核心目的,刑事诉讼法即为人权保障法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正当程序同样是刑事诉讼目的,刑事诉讼法即是维护正当程序的限权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以正当程序保障人权,是对现代刑事诉讼目的范式准确且完整的描述第30-31页
    4.2 我国现有的错案追究制度很难发挥实效第31-33页
    4.3 强化证据意识是避免冤案、错案的关键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强化证据意识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建立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第34-35页
    4.4 法官主导下的法治是避免冤案、错案的保障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司法自治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法官主导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程序自治第38-39页
    4.5 确立沉默权制度是预防冤、错案的手段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沉默权是尊重人权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化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赋予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沉默权势在必行第40-42页
结语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5页
致谢第45-4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6-47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汽车轮胎模具网络化制造系统设计与应用
下一篇:共同犯罪中的主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