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宗教论文--道教论文--对道教的分析与研究论文

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1章 绪论第10-30页
    1.1 研究综述第10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关于道教养生文化的研究第10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关于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的研究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关于其他宗教文化事业的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20页
    1.2 概念辨析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事业与产业概念界定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的概念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本研究所指的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概念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本研究所指的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主体第2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25-26页
    1.4 研究意义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有助于社会养生保健事业的发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有助于道教的发展和传承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促进社会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有助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发扬光大第27页
    1.5 研究价值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理论价值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实践价值第27-28页
    1.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8页
    1.7 本选题主要创新与不足第28-30页
第2章 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的文化资源与养生内容第30-70页
    2.1 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的文化资源第30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的理论资源第30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的方法资源第43-50页
    2.2 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的基本内容第50-7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学术教育事业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文化传播事业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饮食养生事业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导引按摩事业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内丹辟谷事业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精神调养事业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养老事业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养病调理事业第67-70页
第3章 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现状第70-122页
    3.1 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开展的总体情况第70-71页
    3.2 道教宫观开展的养生项目第71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体道班项目第71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夏令营养生项目第75-79页
    3.3 相关组织开展的养生项目第79-9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气功类养生项目第79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太极和八段锦等导引术第84-8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辟谷类养生项目第89-93页
    3.4 道教宫观组织开展的相关学术研讨活动第93-12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道教养生专题会议的开展情况第93-9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其他类会议涉及到的道教养生事业的开展情况第97-122页
第4章 当前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第122-146页
    4.1 当前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122-1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政府与道教组织对道教养生文化事业的价值认识不足第122-1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相关政策(包括法律)有待建设第124-1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实践与理论建设问题第127-1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人才培养问题第129-1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项目产品开发运作问题第131-135页
    4.2 当前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发展的对策第135-1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政府与道教相关组织应提高对相关事业的思想认识第135-1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相关组织制度的建设第137-1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建立高水平的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第139-1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加强道教养生文化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第140-1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高度重视项目产品开发与运作第141-146页
第5章 个案研究:武当山宫观养生文化事业考察第146-164页
    5.1 武当山道教文化的基本情况第146-1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武当山道教概述第146-1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教派第148-1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武当山宫观第149-1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武当山道教协会第150-1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武当山道教学院第151-153页
    5.2 武当山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第153-1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丰富而独特的养生文化资源第153-1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武当山道教养生文化事业开展的情况第155-157页
    5.3 促进武当山宫观道教养生文化事业发展的思考第157-1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当前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157-1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促进武当山道教宫观养生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些思考第159-164页
结论第164-166页
参考文献第166-172页
致谢第172页

论文共1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:发展特点、影响因素及效应
下一篇:因特网上连续媒体多点播放的质量适应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