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锂电池组均衡系统设计与方法研究

致谢第5-6页
中文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1 引言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电动汽车发展背景第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概况第11-13页
    1.3 车用动力电池发展第13-15页
    1.4 锂电池组均衡研究现状及意义第15页
    1.5 课题意义及工作内容第15-17页
2 电池性能参数测试及不均衡机理分析第17-31页
    2.1 电池单体数学模型第17-18页
    2.2 电池主要模型参数的测试第18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电池容量测试与分析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电池开路电压测试与分析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电池欧姆内阻测试与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极化电压测试与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2.3 电池参数对不均衡的影响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9-31页
3 均衡方案分析与设计第31-43页
    3.1 均衡电路分析与方案设计第31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能量耗散型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能量非耗散型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均衡电路方案设计第38-39页
    3.2 均衡策略分析与方案设计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三种均衡方法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均衡方法选择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均衡控制策略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均衡控制策略选择第42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4 电池均衡系统设计第43-65页
    4.1 电池在线均衡系统设计第43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采集均衡模块硬件设计第4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采集均衡模块软件设计第54-60页
    4.2 电池离线均衡系统设计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离线均衡功能设计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离线均衡模块设计第61-64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5 功能实验测试第65-79页
    5.1 实验平台搭建第65-67页
    5.2 实验测试第67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电压采集测试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均衡功能测试第69-76页
    5.3 实验结果分析第76-77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7-79页
6 总结与展望第79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5页
作者简历第85-89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交通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--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
下一篇:京沪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