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--中国论文

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随迁子女社会融入问题研究--以石家庄市为例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一、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(一)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(二)文献综述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国外研究综述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国内研究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3.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4-15页
    (三)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理论意义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现实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(四)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研究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 (五)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研究框架第18-19页
    (六)研究的创新点及难度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创新点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难点第19-21页
二、相关概念界定第21-27页
    (一)社会融入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社会融入的概念及其论证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社会融入的主要内容第22-23页
    (二)新型城镇化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城镇化的概念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新型城镇化的模式第24-25页
    (三)城乡“二元结构”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城乡“二元结构”的定义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城乡“二元结构”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(四)随迁子女第26-27页
三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现状调查第27-41页
    (一)问卷调查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国内社会融入的机制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调查目的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调查维度的选取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研究对象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5.问卷的具体设计第30-32页
    (二)问卷调查情况及问卷结果的分析第32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问卷调查结果第37-41页
四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遇到的问题--以石家庄市为例第41-46页
    (一)石家庄市随迁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就学率低,失学率高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很难进入公立学校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受到不公平的教育待遇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无法得到保证第42-43页
    (二)石家庄市随迁子女居住环境问题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1.无法拥有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居住环境复杂,安全系数较低第43页
    (三)石家庄市随迁子女的社会交往存在的问题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融入周围的环境不充分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和城市交集少,社会交往受限制第44页
    (四)石家庄市随迁子女的社会参与以及社会认同存在的问题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1.参与到城市生活不足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得到周围的认同不够第44-46页
五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随迁子女社会融入遇到问题的原因第46-49页
    (一)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1.随迁子女的父母对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2.公立学校对流动人口门槛高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及管理水平偏低第46-47页
    (二)随迁子女居住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1.流动人口经济条件普遍不佳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.城中村、城乡结合部、棚户区情况复杂,犯罪多发第47页
    (三)随迁子女社会交往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1.家庭及学校环境差,难以产生正面引导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.随迁子女的自卑心理导致其不愿意融入城市生活第47-48页
    (四)随迁子女社会参与及社会认同问题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1.城市生活相对于流动人口家庭花费过高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市民对流动人口带有主观偏见第48-49页
六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的对策建议第49-54页
    (一)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1.提高随迁子女的就学率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.提高随迁子女的升学率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提高教育的针对性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提高随迁子女学习的积极性第50页
    (二)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随迁子女的居住环境问题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1.政府加大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加强城中村、棚户区管理第51页
    (三)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随迁子女的社会交往问题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1.市区政府做好城市文明宣传工作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.打造多元文化环境,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第51-52页
    (四)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随迁子女的社会参与以及社会认同问题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1.营造灵活的政府形象,鼓励随迁子女参与群体活动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2.寻找感人的随迁子女事迹进行表彰第52-54页
七、结论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8页
附录第58-61页
后记第61-6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师生对话”在《文化生活》课中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承接北京养老服务产业的前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