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绪论 | 第9-13页 |
一、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三、研究对象界定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策展人生态系统研究 | 第13-24页 |
第一节 策展人的政治生态 | 第13-15页 |
一、“艺术事件”与“政治事件” | 第13-14页 |
二、“墙”与“游移边界”:艺术与政治的模糊化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策展人的经济生态 | 第15-17页 |
一、艺术市场化进程 | 第15-16页 |
二、策展人与资本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策展人的文化生态 | 第17-21页 |
一、“全球化”与“本土化” | 第17-19页 |
二、“宏大叙事”与“个体经验 | 第19-21页 |
第四节 策展人的法律生态 | 第21-24页 |
一、相关艺术诉讼和纠纷案件 | 第21-22页 |
二、现行的艺术相关法律法规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策展人历时性生态研究 | 第24-38页 |
第一节 策展人制度的形成期(1989年—2000年) | 第25-30页 |
一、时期特点:策展人介入中国当代艺术合法化进程 | 第25-28页 |
二、策展人的角色:作为“开拓者”的策展人 | 第28-29页 |
三、主要策展人及展览 | 第29-30页 |
第二节 策展人制度的发展期(2000年至今) | 第30-34页 |
一、时期特点:策展人的繁荣与危机 | 第30-33页 |
二、策展人的角色:作为“博弈者”的策展人 | 第33-34页 |
三、主要策展人及展览 | 第34页 |
第三节 策展人制度的未来发展 | 第34-38页 |
一、策展的趋势与可能 | 第34-36页 |
二、策展人的发展方向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策展人场域性生态研究 | 第38-57页 |
第一节 博物馆及美术馆策展 | 第38-46页 |
一、公立博物馆和美术馆 | 第38-41页 |
二、民营美术馆 | 第41-43页 |
三、高校美术馆 | 第43-46页 |
第二节 画廊策展 | 第46-51页 |
一、画廊行业生态现状 | 第46-48页 |
二、画廊的空间属性 | 第48-49页 |
三、画廊的策展模式 | 第49-51页 |
第三节 替代性空间策展 | 第51-57页 |
一、替代性空间的产生 | 第51-52页 |
二、替代性空间的策展特点 | 第52-54页 |
三、不同类型的替代性空间展览 | 第54-57页 |
第四章 策展人群体性生态研究 | 第57-70页 |
第一节 机构策展人 | 第57-60页 |
一、机构策展人在中国的兴起 | 第57-58页 |
二、机构策展人的特点 | 第58-59页 |
三、机构策展人的现状 | 第59-60页 |
第二节 独立策展人 | 第60-64页 |
一、独立策展人在中国的兴起 | 第60-61页 |
二、独立策展人的特点 | 第61-62页 |
三、独立策展人的现状 | 第62-64页 |
第三节 未来策展人 | 第64-70页 |
一、人才培养 | 第64-67页 |
二、职业素养要求 | 第67-68页 |
三、期待和忧虑 | 第68-70页 |
结论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附录 | 第76-77页 |
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77-78页 |
后记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