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1页 |
第二章 现当代黑龙江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发展历程 | 第11-19页 |
一、建国初在各画种中的萌芽 | 第13-15页 |
(一)受中原影响的中国画 | 第14页 |
(二)受西方绘画艺术观念影响的油画 | 第14页 |
(三)北大荒版画早期写实风格的崛起 | 第14-15页 |
二、文革期在政治高压下的缓存 | 第15-16页 |
三、1977年之后的多元化发展 | 第16-18页 |
(一)少数民族画家热衷于本族题材的创作 | 第16-17页 |
(二)汉族画家的艺术探索 | 第17-18页 |
注释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现当代黑龙江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艺术风格分析 | 第19-35页 |
一、黑龙江少数民族题材绘画艺术风格的影响因素 | 第19-25页 |
(一)北方寒冷的地域特点 | 第19页 |
(二)丰富的民族文化 | 第19-22页 |
(三)传统的生活习惯 | 第22-23页 |
(四)神秘的宗教信仰 | 第23-24页 |
(五)绘画主体的积极心理 | 第24-25页 |
二、黑龙江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形成的艺术特征 | 第25-29页 |
(一)多元统一的总体风格 | 第25-26页 |
(二)地域特色鲜明的民族特点 | 第26-27页 |
(三)原始意味浓厚的宗教特征 | 第27-28页 |
(四)热情豪放的表现情怀 | 第28-29页 |
三、黑龙江以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代表画家 | 第29-34页 |
(一)曹香滨对民族的敬畏之情 | 第30-31页 |
(二)吴团良的大漠豪情之作 | 第31-32页 |
(三)韩景生地域文化的延续 | 第32页 |
(四)白英的写实民族情怀 | 第32-33页 |
(五)刘孔喜的乡土韵味 | 第33-34页 |
注释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现当代黑龙江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思考和展望 | 第35-40页 |
一、黑龙江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思考 | 第35-36页 |
(一)少数民族资源流失 | 第35页 |
(二)绘画创作现象冗杂 | 第35-36页 |
(三)艺术市场商业化 | 第36页 |
二、黑龙江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展望 | 第36-39页 |
(一)立足本土之根 | 第36-37页 |
(二)深入生活,注重写生 | 第37-38页 |
(三)提高文化艺术修养 | 第38-39页 |
注释 | 第39-40页 |
结论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