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言 | 第9-23页 |
1.1 聚酰亚胺材料的研究概述 | 第9-21页 |
1.1.1 聚酰亚胺的发展状况 | 第9-10页 |
1.1.2 聚酰亚胺的性能与应用 | 第10-16页 |
1.1.3 聚酰亚胺的合成 | 第16-17页 |
1.1.4 聚酰亚胺的改性 | 第17-21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| 第21-23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21页 |
1.2.2 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主要测试仪器和化学试剂 | 第23-25页 |
2.1 主要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2 主要化学试剂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新型主链含吡啶结构的氟化聚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5-44页 |
3.1 引言 | 第25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25-35页 |
3.2.1 单体的合成 | 第25-28页 |
3.2.2 单晶的培养 | 第28-33页 |
3.2.3 聚酰胺酸的合成 | 第33页 |
3.2.4 聚酰胺酸膜的制备 | 第33-34页 |
3.2.5 聚酰胺酸膜的亚胺化 | 第34-35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3页 |
3.3.1 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膜的结构表征 | 第35-37页 |
3.3.2 聚酰亚胺膜的溶解性分析 | 第37页 |
3.3.3 聚酰亚胺膜的热性能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3.4 聚酰亚胺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3.5 聚酰亚胺膜的光学性能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3.6 聚酰亚胺膜的结晶性能分析 | 第41-42页 |
3.3.7 聚酰亚胺膜的电学性能分析 | 第42页 |
3.3.8 聚酰亚胺膜的吸水性能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4 结论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不同比例ATPPTPPPTB与ODA和PMDA三元共缩聚的研究 | 第44-55页 |
4.1 引言 | 第44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44-46页 |
4.2.1 聚酰胺酸的合成 | 第44-45页 |
4.2.2 聚酰胺酸膜的制备 | 第45页 |
4.2.3 聚酰胺酸膜的亚胺化 | 第45-46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4页 |
4.3.1 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的结构表征 | 第46-48页 |
4.3.2 聚酰亚胺膜的溶解性分析 | 第48页 |
4.3.3 聚酰亚胺膜的热性能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3.4 聚酰亚胺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3.5 聚酰亚胺膜的光学性能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3.6 聚酰亚胺膜的结晶性能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3.7 聚酰亚胺膜的电学性能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3.8 聚酰亚胺膜的吸水性能分析 | 第54页 |
4.4 结论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不同比例ATPPTPPPTB与BAPPPO和 6FDA三元共缩聚的研究 | 第55-67页 |
5.1 引言 | 第55页 |
5.2 实验部分 | 第55-57页 |
5.2.1 聚酰胺酸的合成 | 第55-56页 |
5.2.2 聚酰胺酸膜的制备 | 第56页 |
5.2.3 聚酰胺酸膜的亚胺化 | 第56-57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7-65页 |
5.3.1 聚酰胺酸及聚酰亚胺的结构表征 | 第57-59页 |
5.3.2 聚酰亚胺膜的溶解性分析 | 第59-60页 |
5.3.3 聚酰亚胺膜的热性能分析 | 第60-61页 |
5.3.4 聚酰亚胺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| 第61-62页 |
5.3.5 聚酰亚胺膜的光学性能分析 | 第62-63页 |
5.3.6 聚酰亚胺膜的结晶性能分析 | 第63-64页 |
5.3.7 聚酰亚胺膜的电学性能分析 | 第64-65页 |
5.3.8 聚酰亚胺膜的吸水性能分析 | 第65页 |
5.4 结论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7页 |
研究成果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