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稀土羧酸配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和分子磁学性能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前言第9-26页
    1.1 金属-有机配合物第9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金属-有机配合物简介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金属-有机配合物的构筑方法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金属-有机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1-19页
    1.2 金属-有机配合物的单分子磁性能的研究第19-25页
    1.3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第25-26页
第二章 配合物Ln_2(μ_2-L1)_4(L1)_2(phen)_2 (Ln=Dy (1), Gd (2), 和Er(3))的合成、晶体结构及磁学性能研究第26-42页
    2.1 实验试剂与测试仪器第26-27页
    2.2 配合物Ln_2(μ_2-L1)_4(L1)_2(phen)_2 (Ln=Dy (1),Gd (2)和Er(3))的合成、晶体结构测定分析和性能研究第27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配合物Ln_2(μ_2-L1)_4(L1)_2(phen)_2 (Ln=Dy (1), Gd (2)和Er(3))的合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配合物Ln_2(μ_2-L1)_4(L1)_2(phen)_2 (Ln=Dy (1), Gd (2)和Er(3))晶体结构的测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配合物Ln_2(μ_2-L1)_4(L1)_2(phen)_2 (Ln=Dy (1), Gd (2)和Er(3))的晶体结构描述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配合物Ln_2(μ_2-L1)_4(L1)_2(phen)_2 (Ln=Dy (1), Gd (2)和Er(3))的热重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配合物Ln_2(μ_2-L1)_4(L1)_2(phen)_2 (Ln=Dy (1), Gd (2)和Er(3))的磁性分析第36-41页
    2.3 实验小结第41-42页
第三章 配合物{Ln_4(μ_3-OH)_4(L2)_8}_n (Ln=Dy (4),Gd (5)和Er(6))的合成、晶体结构及磁学性能研究第42-56页
    3.1 实验试剂与测试仪器第42-43页
    3.2 配合物{Ln_4(μ_3-OH)_4(L2)_8}_n (Ln=Dy (4),Gd (5)和Er(6))的合成、晶体结构测定分析和性能研究第4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配合物{Ln_4(μ_3-OH)_4(L2)_8}_n (Ln=Dy (4),Gd (5)和Er(6))的合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配合物{Ln_4(μ_3-OH)_4(L2)_8}_n (Ln=Dy (4),Gd (5)和Er(6))晶体结构的测定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配合物{Ln_4(μ_3-OH)_4(L2)_8}_n (Ln=Dy (4),Gd (5)和Er(6))的晶体结构描述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配合物{Ln_4(μ_3-OH)_4(L2)_8}_n (Ln=Dy (4),Gd (5)和Er(6))的热重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配合物{Dy4(μ3-OH)4(L2)8}_n(4)的磁性分析第51-55页
    3.3 实验小结第55-56页
第四章 配合物{(EMIM)[Dy_3(BDC)_5]}_n(7)的合成、晶体结构测定分析和磁学性能研究第56-69页
    4.1 实验试剂与测试仪器第56-57页
    4.2 配合物{(EMIM)[Dy_3(BDC)_5]}_n(7)的合成、晶体结构测定分析和性能研究第5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配合物{(EMIM)[Dy_3(BDC)_5]}_n(7)的合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配合物{(EMIM)[Dy_3(BDC)_5]}_n(7)晶体结构的测定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配合物{(EMIM)[Dy_3(BDC)_5]}_n(7)的晶体结构描述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配合物{(EMIM)[Dy_3(BDC)_5]}_n(7)的热重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配合物{(EMIM)[Dy_3(BDC)_5]}_n(7)的磁性分析第64-68页
    4.3 实验小结第68-69页
第五章 总结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7页
致谢第77-79页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Smad4缺失通过激活Akt通路增加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并诱导5-氟尿嘧啶耐药性
下一篇:新型主链含吡啶结构的氟化聚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