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导论 | 第10-13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二、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背景信息 | 第13-18页 |
第一节 包头市事业单位改革发展进程 | 第13-14页 |
一、包头市事业单位改革成因 | 第13页 |
二、包头市事业单位改革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| 第13-14页 |
三、包头市事业单位改革取得的成果 | 第14页 |
第二节 文化体制改革下的包头人民广播电台 | 第14-18页 |
一、包头人民广播电台文化体制改革措施 | 第15-16页 |
二、包头人民广播电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现状 | 第16-17页 |
三、包头人民广播电台两种用工制度成因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两种用工制度的分类比较 | 第18-29页 |
第一节 职工身份的不同决定了实际地位 | 第18-20页 |
一、思想认识 | 第18-19页 |
二、实际体现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两种身份职工薪酬差距巨大 | 第20-22页 |
一、编制内外职工薪酬比较 | 第20-21页 |
二、分配体系 | 第21-22页 |
三、基本工资 | 第22页 |
第三节 晋升机会缺乏公平性 | 第22-25页 |
一、游戏规则 | 第23-24页 |
二、岗位比较 | 第24-25页 |
三、职务备案 | 第25页 |
第四节 岗位设置与实际需要相矛盾 | 第25-27页 |
一、岗位设置特点 | 第25-27页 |
二、岗位设置效果 | 第27页 |
第五节 编制内外职工在工作业绩上反映出巨大差距 | 第27-29页 |
一、工作量 | 第27-28页 |
二、工作成效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两种用工制度共存思考 | 第29-35页 |
第一节 两种用工制度共存原因 | 第29-31页 |
一、政府财政负担沉重 | 第29页 |
二、"铁饭碗"的客观存在 | 第29-30页 |
三、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两种用工制度共存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| 第31-33页 |
一、客观存在 | 第31-32页 |
二、平等机会 | 第32页 |
三、面对现实才能开创未来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两种用工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一、观念 | 第33页 |
二、体制 | 第33-34页 |
三、现实与未来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改革建议和具体措施 | 第35-39页 |
第一节 改革建议 | 第35-37页 |
一、拉近收入分配水平,实现同工同酬 | 第35-36页 |
二、逐步淡化身份界限,实现真正全员聘用制 | 第36-37页 |
三、转变管理观念,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| 第37页 |
第二节 具体措施 | 第37-39页 |
一、提高聘用职工基本工资标准,逐步达到在编职工水平 | 第37-38页 |
二、将聘用职工纳入岗位设置范畴,签订聘用合同书 | 第38页 |
三、提升聘用职工的政治地位,选拔更多人才从事管理工作 | 第38-39页 |
结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