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资产剥离制度概述 | 第10-16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(一) 选题理由 | 第10页 |
(二) 资产剥离制度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(三) 对外资并购的重点关注 | 第11页 |
二、资产剥离制度相关概念的厘清 | 第11-14页 |
(一) 结构救济中的资产剥离 | 第11-13页 |
(二) 资产剥离与业务剥离 | 第13-14页 |
三、资产剥离制度中当事人制度概述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我国资产剥离制度中当事人制度分析 | 第16-25页 |
一、暂行规定之前资产剥离的法律规定 | 第16页 |
二、暂行规定下的资产剥离制度 | 第16-17页 |
三、暂行规定里的资产剥离当事人制度 | 第17-25页 |
(一) 剥离义务人 | 第17-19页 |
(二) 剥离资产的买方 | 第19-20页 |
(三) 受托人制度 | 第20-25页 |
第三章 我国资产剥离中当事人制度的案例分析 | 第25-30页 |
一、英博收购AB公司案 | 第25-26页 |
二、三菱丽阳收购璐彩特国际案 | 第26-27页 |
三、辉瑞收购惠氏案 | 第27页 |
四、松下收购三洋案 | 第27-28页 |
五、诺华收购爱尔康案 | 第28页 |
六、案例共性及总结分析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欧美资产剥离中当事人制度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0-38页 |
一、欧美资产剥离制度概览 | 第30-31页 |
(一) 欧盟资产剥离制度 | 第30-31页 |
(二) 美国资产剥离制度 | 第31页 |
二、欧美资产剥离制度中当事人制度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1-38页 |
(一) 剥离义务人方面的启示 | 第31-34页 |
(二) 资产剥离中的买方 | 第34-35页 |
(三) 资产剥离中的受托人 | 第35-38页 |
第五章 资产剥离制度在中国的前景以及完善 | 第38-43页 |
一、资产剥离制度在中国的前景分析 | 第38-40页 |
(一) 资产剥离制度在中国存在的问题 | 第38-39页 |
(二) 资产剥离制度在中国的前景 | 第39-40页 |
二、完善中国资产剥离制度的路径思考 | 第40-43页 |
(一) 明确资产剥离制度的总体指导思想 | 第40页 |
(二) 从当事人制度的角度的完善资产剥离 | 第40-41页 |
(三) 其他的完善路径 | 第41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后记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