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侧隙齿轮传动系统的扭振分析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8页 |
1.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无侧隙齿轮传动的实现方法 | 第9-25页 |
1.2.1 齿轮间隙的影响因素 | 第9-10页 |
1.2.2 无侧隙齿轮机构的研究概况 | 第10-25页 |
1.3 课题的提出 | 第25-28页 |
第二章 切削力动态仿真 | 第28-48页 |
2.1 切削力的动态机理 | 第28页 |
2.2 单齿切削力模型 | 第28-32页 |
2.3 圆锯片切削模型的建立 | 第32-36页 |
2.4 切削力的动态仿真 | 第36-46页 |
2.4.1 切削力动态分析 | 第36-44页 |
2.4.2 FFT 图频谱分析 | 第44-4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三章 基于 AMESim 的齿轮扭振分析 | 第48-64页 |
3.1 齿轮机箱的设计 | 第48-51页 |
3.1.1 传动机构 | 第48-49页 |
3.1.2 加载机构 | 第49-51页 |
3.2 齿轮传动系统的主要参数的设定 | 第51-55页 |
3.2.1 锯片所受负载的确定 | 第51页 |
3.2.2 齿轮副平均啮合刚度确定 | 第51-53页 |
3.2.3 轴扭转刚度的计算 | 第53页 |
3.2.4 阻尼系数的确定 | 第53-54页 |
3.2.5 原传动系统齿侧间隙的确定 | 第54-55页 |
3.3 仿真分析 | 第55-62页 |
3.3.1 齿轮传动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55-56页 |
3.3.2 对比分析参数 | 第56-6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64-66页 |
4.1 全文总结 | 第64页 |
4.2 展望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2页 |
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