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形成的相关因素
前言 | 第4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目录 | 第10-12页 |
英文缩略词 | 第12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综述 | 第15-26页 |
2.1 冠状动脉侧枝循的组成 | 第15页 |
2.2 冠状动脉侧枝循环的种类 | 第15-16页 |
2.3 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形成的方式 | 第16-17页 |
2.4 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形成的条件 | 第17-18页 |
2.5 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形成的调控机制 | 第18-20页 |
2.6 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形成的时间 | 第20-21页 |
2.7 冠状动脉侧枝循环的评估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8 冠脉侧枝循环形成对于急性心梗患者的意义 | 第22-24页 |
2.9 展望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资料和方法 | 第26-29页 |
3.1 病例选择 | 第26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26-28页 |
3.2.1 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| 第26-27页 |
3.2.2 分组 | 第27页 |
3.2.3 梗死相关动脉资料采集 | 第27页 |
3.2.4 临床资料采集 | 第27-28页 |
3.3 统计学处理 | 第28-29页 |
第4章 结果 | 第29-33页 |
4.1 对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析 | 第29-30页 |
4.2 对患者冠心病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| 第30页 |
4.3 对梗死相关动脉及缺血时间的分析 | 第30-31页 |
4.4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| 第31-33页 |
第5章 讨论 | 第33-39页 |
第6章 研究的不足及局限性 | 第39-40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7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