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石墨烯的结构与基本性质 | 第10-12页 |
1.2 石墨烯的主要研究方向 | 第12-13页 |
1.3 石墨烯的应用前景 | 第13-14页 |
1.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简介 | 第15-27页 |
2.1 论基础 | 第15-23页 |
2.1.1 第一性原理简介 | 第15-16页 |
2.1.2 密度泛函理论 | 第16-20页 |
2.1.3 局域密度近似(LDA)和广义梯度近似(GGA) | 第20-21页 |
2.1.4 HSE杂化泛函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1.5 赝势 | 第22-23页 |
2.2 计算软件包简介 | 第23-26页 |
2.2.1 VASP--原子尺度材料模拟的计算机程序包 | 第23-25页 |
2.2.2 Dmol3 | 第25页 |
2.2.3 SIESTA | 第25-26页 |
2.3 FORTRAN语言简介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石墨烯的电子特性 | 第27-37页 |
3.1 石墨烯中碳原子的成键原理和类型 | 第27-29页 |
3.2 石墨烯中碳原子的电子波函数 | 第29-34页 |
3.2.1 高对称点位于M(k=1)点时的电子波函数 | 第30-32页 |
3.2.2 高对称点位于Γ(k=1 1)点时的电子波函数 | 第32-33页 |
3.2.3 高对称点位于K(k=21)点时的电子波函数 | 第33-34页 |
3.3 石墨烯中碳原子的电荷密度和态密度 | 第34-37页 |
第四章 石墨烯的能带结构 | 第37-40页 |
4.1 单电子近似下的石墨烯能带结构 | 第37-38页 |
4.2 多体效应对石墨烯的电子结构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0-41页 |
5.1 总结 | 第40页 |
5.2 展望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附录A | 第44-48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48-50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0页 |